吳江凱把最後一筆完成後,滿意地欣賞著自己的作品,而沈桐則趕緊給吳江凱遞過毛巾,然後整理桌子上淩亂的書籍。
吳江凱用毛巾擦著手,走到窗戶前點燃一根煙道:“我不光知道你以前是記者,我還知道你因揭露違法圈地的事情被開除,你才選擇回鄉展,是這樣嗎?”完,轉過身看著沈桐。
吳江凱鋒利的眼神讓沈桐有些膽顫,戰兢答道:“也是,也不全是。”
“哦?”吳江凱聽到沈桐弦外有音,便提高了音調道。
沈桐不敢假話,恭敬地道:“被報社開除是因為我的工作方式不當,而回鄉展則是遵循我父親的意見,我家就我一個兒子,且姐姐遠嫁他鄉,我不希望他們到老孤苦伶仃,這就是我回來的原因。”
聽到沈桐這麼有孝心,吳江凱麵部肌肉鬆弛了許多,一手叉腰道:“你的情況我還是比較了解,對於你揭露違法圈地一事我還是比較欣賞你的,我就需要這樣的人,剛正不阿,不屈於權貴,不屈於世俗,這樣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你明白嗎?希望你以後一如既往,用公正的平去衡量一些事,一些人,對你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聽到吳江凱語重心長地提醒自己,沈桐連忙感謝道:“多謝吳書記栽培,我今後一定會恪守盡責,全心全意為你服務。”
“不是為我服務,是為縣委政府服務,是為全縣多萬群眾百姓服務。”吳江凱糾正道。
沈桐急忙表態,讓吳江凱很是欣慰。沈桐就好比一塊美玉,需要人好好雕琢,如果雕琢好了,將成為了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吳江凱願意做一位雕刻家。
“好了,我們去上班,今的事情比較多,一會你通知財政局局長到我辦公室。”吳江凱完,便往裏麵臥室走去。
沈桐此刻心裏在激烈鬥爭,該不該把橋北村旅遊一事告知吳江凱呢?幾次下定決心,但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
就在吳江凱準備出門之即,沈桐終於鼓起勇氣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吳江凱的手已經放到了門鎖上,聽到沈桐彙報的此事又重新把門鎖上,返回到沙上。
沈桐繼續道:“我打電話給橋北村無人接聽,又打給蔡書記他他知道,不必大驚怪,可我總覺得事情比較蹊蹺,思來想去還是給您彙報一聲。”
吳江凱對瓦溝煤礦的情況了如指掌,這時候組織村民外出旅遊這算哪門子事呢,他也覺得非同可,可還是想不到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思考一會道:“你對此事怎麼看?”
沈桐盡量客觀分析,道:“據我父親,在我家打工的橋北村村長李茂山昨下午才接到電話,然後今早晨出,由此看來,這場旅遊組織得很倉促。另外,目的地是省城隆中市,這就更有些蹊蹺了,要省內旅遊都去昭北市,隆中市也沒什麼旅遊景點,再者,此時馬上就要到冬,出去旅遊也不合時宜啊。”
吳江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道:“上次我讓趙曉聲在瓦溝煤礦安排線人,他和你聯係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