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 醉翁之意(七)(2 / 2)

聽完蔣維升的話,吳江凱內心“咯噔”一下,似乎觸及了那根敏感神經,血液如奔騰江水般往上湧,直穿腦門。淚腺也似乎不受控製,欲與而出,又被他使勁克製住了。

吳江凱鞍前馬後跟著邱誌國摸爬滾打整整8年,從一個不諳世事的秘書到一方諸侯,可以每走一步都是邱誌國手把手教導出來的。對於自己的人生導師,吳江凱是自肺腑地感激。

再邱誌國,此人一直以“強硬”的工作做派,“雷霆”的工作手段,“鐵腕”的政治決策展現在世人麵前。在他時任隆南市市長時,他對下屬官員毫不留情,隻要犯了錯誤,當場點名批評,絲毫不給對方麵子,官場中人贈給他一個外號“鐵麵市長”。相反,他對百姓卻和風細雨般地關愛,經常騎著單車走街串巷,傾聽民間疾苦,時不時掏出自己身上的錢給老百姓看病。就這樣,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田埂市長”。

兩個不同的稱號,成就了他不同的人生。有句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在官場上同樣適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也是為官的要之道。然而,所謂的“官民一家”在官場上隻是一句空話,可以直白地,官與民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矛盾體,一個對立麵,得到了百姓的愛戴,自然也觸及了某一群體的利益。

邱誌國就是如此,隆南市的百姓擁護他,愛戴他,但上層領導乃至下屬官員都對他頗有微詞。按照省委書記的意圖,在省裏換屆時,決定把他放到政協去養老,去去他的銳氣。而時任省長雖也不喜歡邱誌國,但為了拉攏盟友,對邱誌國的任用與省委書記生了很大衝突。

也不知是誰走露了風聲,隆南市的百姓得知邱誌國的處境後,竟然組織了上千人到省委省政府請願,這一陣勢讓省委書記都有些膽顫,沒想到邱誌國的群眾基礎如此深厚,權宜之策,以候選人的身份提名副省長。

邱誌國深知自己的處境,出任副省長以來,兩麵受氣,遲遲得不到重用,雖分管著科教文衛,基本上由常務副省長為其代勞,自然而然成了邊緣人,局外人。

不管怎麼,邱誌國也是副省長,有些時候話還是有些分量的。比如李昌奎出任隆南市市長、吳江凱出任東泉縣縣委書記,可以邱誌國的功不可沒的。

對於邱誌國的人脈,吳江凱雖是貼身秘書,但也是模棱兩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出任副省長一職,如果是得到了群眾認可,省委書記與省長的角逐結果,但深層次的原因遠遠不止如此。

吳江凱也是道聽途,任命邱誌國為東江省副省長時,居然驚動了高層,但實質如何,吳江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自吳江凱上任東泉縣委書記以來,先後拜訪過邱誌國兩次。倒不是吳江凱不識時務,而是邱誌國嚴厲措辭,不讓吳江凱去拜訪他。讓他有事直接與李昌奎商量,至於邱誌國為何如此,在吳江凱心中至今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