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不斷深化和推進我國經濟體製改革
宏觀經濟
作者:賈守旺
摘要: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一直把經濟體製改革作為改革重點,發展的實踐證明,隻有不斷的推進經濟體製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發展趨勢,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新時期麵對的新情況、新任務、新壓力,要充分認清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麵臨的問題,不斷的深化和推進經濟體製改革,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把改革向縱深推進,理順各方麵的關係,化解經濟發展遇到的各種矛盾,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國經濟發展。
關鍵詞:發展;經濟;體製改革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0-01
新時期我國成功地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轉變,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曆史性轉變,邁入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新時期。新時期,隻有不斷深化和推進經濟體製改革,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現狀
新時期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因素是多方麵的,經濟發展的情況,主要受國際、國內兩個方麵的影響:
(一)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我國不斷參與國際經濟活動,已融入到世界經濟環境中,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世界經濟保持增長,我國外貿市場空間仍較大,但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我國加工貿易影響顯著,西方發達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有很大的衝擊力,影響中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的發展。西方國家對我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油價上漲都加大了我國出口貿易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國內生產成本上升引起通貨膨脹,受世界經濟的影響,我國的經濟格局和增長模式都有將出現重新調整。
(二)從國內上看,工業增長條件充足,但結構調整難度很大,主導產業優勢不明顯,產業結構調整困難。財政和金融環境良好,但通脹預期逐漸顯現,就業困難,失業率高,長期成為製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城鄉發展速度和規模不斷加大,城鄉二元結構體製沒有破解,城鄉發展極不平衡,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拉大,農村發展緩慢,新農村建設困難重重。社會分配製度不公平,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體製還未完善。我國人口多、資源不足情況依然是製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的發展是靠消耗自然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還未建立。國內消費品市場拓展空間有限,國內投資增長潛力不強,消費困境暫時無法破解,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廣大居民麵臨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根本就無力消費。
二、目前製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經初步建立,但影響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依然存在。這些體製機製障礙既有體製轉軌不徹底,又有市場經濟體製不完善。一整套的經濟發展體製還未建立,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瓶頸製約日趨突出。經濟發展麵臨不可預知風險加大,可持續發展挑戰嚴峻,經濟發展的快速階段已經過去,中國要使經濟再邁新台階,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任務非常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