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何時,散去的烏雲,複又籠罩下來,飄起細雨,如輕紗隔絕了茫茫夜幕,也隔絕了世人的悲傷,便是這樣細細纏綿的下了一夜,蕭語帶著淚痕,徹夜未眠。洛天舒凝立在窗前看了一夜的雨,而蕭雨便在這樣的夜裏隨風飄蕩,又回到無重無感。
次日 清晨,雨水順簷滴下,鳴鳥不知世人淒苦,依然歡唱。
而早早的,洛家的側門便有一輛寬敞的馬車等侯,自南園裏走出許多人,都知道國爺今日便要離府,眾人紛紛來送。
國爺正色走在最前麵,與洛老太和洛錦軒寒暄辭行,眼眸掃向眾人,尋著蕭語。
蕭語匆匆趕來,國爺見她雙眸紅腫,不免憂心,便開口問道:“語兒昨夜可是沒有睡好?怎麼眼睛這樣紅?”
蕭語垂首掩飾,冷然說道:“語兒來遲了,請國爺恕罪。”一句話將與國爺的距離拉得遠遠的,又深行一禮,國爺忙伸手去扶,溫聲道:“無礙,無礙。”
要告別這個隻相聚了幾日的女兒,心中難舍,凝注著蕭語良久,心中自有千言萬語也無法開口,輕歎一聲,道:“語兒無論何時若有難處,不要忘記京城還有朕。”
蕭語聞言,微微一顫,心中那疑慮又上心頭。
“國,國爺。”蕭語傲然抬首,盯視著國爺,她的眼睛有幾分與他相似,四目相對片刻。
“語兒有一事想問。”蕭雨暗下決心後,終啟齒而道。
國爺挑目點頭,欣然應允,蕭語掃了一眼眾人,似在說不便,國爺轉身對眾人說:“我和語兒有話要說,你們先行一步吧。”
眾人麵麵相覷,卻不敢違背,便遵命向側門走去。
國爺與蕭語來到蘭花亭,隻有他二人後,國爺溫聲問道:“昨兒在大廳之中,語兒便有事想說是麼?”
蕭語抬眸,驚愕的看著國爺,不想他早看出來了,便了麵色,極冷傲而淩厲的目光直逼國爺。
國爺被看得一怔,複又問道:“到底是何事?”
蘭花亭中,蕭語淡淡垂目,思緒片刻,才道:“娘一家人是被你殺的?”從那張玉齒朱唇中,冷然飄出的話兒,聽得國爺一驚,僵住了。
這時,蕭語抬首,神色間冰冷淡漠,這漠然的神色,讓人猜不出她的半點心意,國爺威目圓瞪,她話中的意思是……
看來語兒是知道了她和自己的關係,國爺一時不知可否,半晌說不出話來,凝視著那張清麗的臉,不過她問的那句話是何意?喃喃道:“什麼?你說什麼?”
緩緩回神,國爺滿臉的愕然,此時才想到原來女兒竟然這樣誤會他的。
鎮定了思緒,國爺深深的歎了口氣,沉聲道:“原來你已經知道了你是我的……”
蕭語沉默不語,隻是看著他,眼眸中冷淡的可怕。
國爺慈愛的看了看女兒,複又說道:“語兒怎麼會認為是我殺了你娘?我愛她還來不及,又怎麼忍心……”話猶未盡,國爺不禁又想,不是他殺的又會是誰?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想到這裏,國爺緊閉雙眸,臉上亦十分痛苦起來。
“那是誰?”蕭語凝眉追問。
國爺凝注著蕭語良久,最終仍決定不說出真相,道:“語兒,真相殘酷,難道不能不知道麼?”
蕭語驀然間想起,姨婆也曾這樣說過,不禁心下有些猶豫,沉吟之時,國爺一字一頓的說道:“若語兒願意相信朕,你娘並非是朕所殺,但也確是因為朕而死,要怪還你就怪朕吧。”說完,眸中溢起薄霧,看著蕭語雙眼充滿歉意。
蕭語冰顏未有所動,漠然的沒有一絲溫情,父女二人便是這樣相視凝視,是在彼此間尋找著什麼?信任?亦或是親情?沒有相認的哭泣,沒有淒苦的怨恨,一切如這蘭花一般淡然而平靜。
蕭語旋過身去,背對著國爺,沒有下跪拜父,沒有不舍的告別,仍是那樣清冷的說道:“我隻要知道娘一家不是你殺的,總算可以了卻這樁心事。”
國爺極難過的看著蕭語的纖纖背影,低聲歉然道:“語兒,朕不能帶你回宮,你可怪朕?”
蕭語冷冷一笑,淡然說道:“深宮高牆之內,真的幸福麼?”
聽聞女兒看透了世事,不禁心中悵然,可是自始自終她也沒有喚自己一聲“爹”,這讓國爺留下一絲遺憾。
父女二人走出蘭花亭,一路默然的走回人群當中,蕭語一直垂頭,再沒有抬眸去看國爺,國爺與眾人道別,連連用威目掃著蕭語,終沒有盼到女兒的抬眸相望。
坐進馬車後的國爺,心底空落落得悲傷,再回頭掀開車的後窗,卻才看到了女兒凝望的目光,不禁熱淚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