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吾老,衰老國度的集體焦慮(1 / 3)

老吾老,衰老國度的集體焦慮

慧眼·天下

作者:嶺南

《莫愁·智慧女性》語彙新解——老吾老的集體焦慮症

“中國正以一個世界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和規模迅速老去。”《南方周末》談及中國養老問題時如是表述。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26%,總數1.79億,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8.87%,絕對數接近1.2億。未來20年,老齡人口的年均增長速度將超過3%;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4%。

2012年7月,有關延遲退休年齡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養老問題也因此被人們關注,比如:中國養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我們未來養老該怎麼辦?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珍,在去年完成了國家“211”工程項目《基於保障水平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分析和評估》。他憂心地表示,近十年來,企業職工人均退休金已經低於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且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如果不盡快作出製度的調整,那麼未來相當一部分退休人員將不可避免地陷入貧困。

過去,人們習慣於“養兒防老”,但隨著“421”家庭(一對年輕夫婦要贍養四個老人、撫養一個孩子)的出現,獨生子女生存壓力巨大,加上目前社會養老機製的不完善,人人都產生了“養老焦慮症”,將來,當兒女靠不住、國家管不了,我們是不是真的老無所依?當青春不再、才能耗盡,我們是否仍需背負生活的重負艱難前行?

養老危機絕非聳人聽聞,但也並非洪水猛獸,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麵對。不管未來如何變幻莫測,安全、可靠的養老生活,還是得靠我們自己。隻有個體自立自強,整個社會的養老事業才會健康發展;隻有內心強大,長遠規劃,未雨綢繆,幸福的安全感才會永恒。

危機來臨,慷慨丈母娘患上“養老焦慮症”

2005年,廣州女孩黎絹和張坤談起了戀愛,兩人如膠似漆。1982年出生的張坤是浙江常山縣人,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後留在廣州工作。

黎絹的母親黃群知道後,有些擔心地對女兒說:“張坤不是本地人,又沒買房,你們以後怎麼辦呀?”可黎絹不在意,說:“買不起房,就裸婚唄,反正我們還年輕。”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黃群和老伴發現張坤為人真誠,對黎絹也很好,便從心底接受了他。2007年初,黎絹和張坤領了結婚證。

2007年9月,黎絹懷孕了,黃群夫婦不忍女兒跟女婿租房住,決定將35萬積蓄和15萬公積金全部拿出來,幫女兒女婿付首期買一套房子。黎絹和張坤高興極了,不久,他們便在海珠區南洲路買下一套80平方米、總價100萬元的房子。考慮到畢竟是一家人,黃群沒讓女婿寫借條,隻說等他們將來手頭寬裕了再還。張坤十分感動。

當時,張坤和黎絹的月收入加起來8000多元,除去房貸、生活費等,他們成了“月光族”。張坤的父母過去是縣城的工人,上世紀90年代就下崗了,為了供他上大學,父母一直在縣城做臨時工,如今兒子買房,老兩口也愛莫能助。

為了撐起這個家,張坤唯有努力奮鬥。2008年,他終於升了職,漲了工資。可此時,黎絹生了個“奧運寶寶”,家裏的負擔更重了。這年年底,他把父母接到廣州住了一段時間,希望父母能留下來幫忙帶孩子,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可母親不肯,說:“媽知道你難,所以不能留下來給你們添負擔,我和你爸回去打工,還能掙點養老錢。黎家對你這麼好,你要珍惜,要感恩,把小家庭照顧好……”

不久,兩位老人便執意回了老家,更加賣命地打工——兒子的狀況,讓他們感覺到,不能“靠兒防老”了,他們隻能靠自己。

天有不測風雲。2009年7月,黎絹父親查出患了胰腺癌,手術以及後續療養費等,需要十幾萬元。黃群心急如焚,在醫院裏哭著跟女兒女婿說:“我和你爸的積蓄都借給你們買房了,現在哪有錢啊?”無奈,黃群隻好用自己住的老房子做抵押貸了十幾萬元,然後用老兩口的退休金來還貸。

這樣一來,黃群夫婦的生活質量就大大降低了。黎父出院後,醫療費隻報銷了一部分,銀行還欠著幾萬元貸款。日子越來越窘迫,過去慷慨的黃群似乎變了一個人,整天唉聲歎氣,還對女兒女婿說:“那50萬元,你們得想辦法還給我呀,不然我以後靠什麼養老呢?”

不久,黃群和老伴搬來跟女兒女婿一起住,將老房子出租,以減輕壓力。期間,黎父的病反反複複,不僅十分折騰人,還處處要花錢。黃群在此壓力下,性情變得越來越糟糕,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到那50萬元。

一次,張坤被嶽母嘮叨得受不了,便躲到陽台上抽了一根煙,黃群發現後很不滿,跟黎絹說:“不是早就讓他把煙戒掉嗎?抽煙不但對身體不好,而且家裏有老有小,弄得烏煙瘴氣。再說一包煙十幾元,他一個月至少浪費兩三百元吧?”黎絹便勸丈夫戒煙,張坤心煩地說:“你媽怎麼啥事都管呢?”

張坤滿心鬱悶,終日緊鎖眉頭。一次,他向一個大學同學訴苦,同學卻說:“你嶽父母好歹還借了你那麼多錢,我嶽父母有錢也不肯借我一分,生怕我拿了他們的養老錢不還,逼得我四處借錢買房。你可比我幸福多了!”張坤搖頭歎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年頭,人人都焦慮,年輕的,愁買房;年老的,愁養老……”

養老養老,債台高築的女婿更焦慮

嶽母的變化,讓張坤壓力大增:一方麵,他欠嶽父母和銀行100多萬元債務;另一方麵,已成家立業的他到了該向父母盡孝的時候,可他卻無能為力。高壓之下,他漸漸喪失了激情,工作也不順利。2009年底,他被公司裁員了。見女婿失業在家,黃群更是嘮叨不停:“這可怎麼辦呀!老的老,小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