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隨行散記~戾氣(1 / 2)

本以為這次全國漫遊會產生許多精品,可時至今日卻寫的不多。原想借助此次對外在環境的吸收,激發靈感,一發不可收的,可隻對了一半。

靈感是如期而至了,可或許點子來得太多,以致不知道從何下手。就像那溢出的水,任性妄為,我隻能從旁觀戰了。不過這些我都記下來了,即使不在今天,也會在將來開花結果。

而在這場漫遊的尾聲,我無意中發現無法創作的根本。並不是利益的阻撓,於我而言,它還不能打擾。今天才知道是內在的戾氣,不知什麼原因,突然激發。類似潮汐,沒完沒了的衝刷,剛剛有提筆的想法,立刻被淹沒了。據說道與魔彼此消漲,隻要一方提升,必然另一邊齊頭並進,沒有窮盡。

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是否進步,但在這段時間與心魔的抗衡,確實內心更加堅忍,是好像更硬了。

或許你也遇到,自己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魑魅魍魎,或許大家都有原因,但確是給自己帶來一陣陣。而且這似乎是擺脫不了的,不管在哪;你看我這旅行在外,這些多是一生隻見一回的人啊,就這樣我都能看到!誰安排的呢?總不會次次都不請自來吧?而對於這些,又該如何回應?

據說最好的辦法是“做自己”;而闡述這一點更傳神的是金庸所著“九陽神功”的內功心法(可以自行百度查看)。可為什麼這樣做呢?金庸沒說,那在下根據這段時間的親身實踐,試著談一談:

如果有人冒犯,假使我有整治的能力,那要看他有沒有價值。如果真是奇才,可以包容缺點,隻要沒挑戰根本,可以任其發揮。而且從經驗來看,那些人在一個領域有天賦,在其他方麵往往很笨拙,所以顯出怪異,不溶於人群。如果隻是一般人,還是要開刀,以此樹立威信,確保自身的權威。可如果師出無名,難免站不住腳,總得有個由頭。

比如國內某省前首富的入獄(現在出來了),完美詮釋了整人的方式方法。如果一個人得罪了你,如果你有這樣的能量,等於手中拿著一把刀,至於什麼時候砍,隻需要等就可以了。隻要緊盯,隻要對方是個人,總有犯錯的一刻,那就一擊必殺了。如此傳出去,還可以無辜的說自己是替天行道的。可還是那句話,這是最好的辦法嗎?

縱然你是順勢而為,但畢竟閣下是揮刀的。為什麼是你?為什麼是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這在明眼人那裏是瞞不過去的,而這一旦傳出去(一定會傳出去,隻是早晚),那會有怎樣的影響?人家好好做生意,如果真是符合道義,順應時勢,但凡是理智的人,多半會自己去做,何必需要您來打招呼?既然您要求了,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實際情況?如果符合我的實際,我早就做了;反之自然是不可取的。可如果我反對了,那會怎樣?

如果您息事寧人,那以後誰還在乎你;如果反對您沒有影響,那自然沒有威信;如果您說了不算,那是誰也可以任意拿捏了。領導會認為你鎮不住,下級也不會聽從調遣,同僚之間無法立足。可如果整治了,那誰還敢去您那投資呢?既然他能進去,那我也可能進去,隻要哪天你不高興了。長此以往,別說引進人才、資金,恐怕就連原有的資源也保不住。

雖說我國是一黨專政,但據說萬不得已時,還有一個最後的辦法——用腳投票。而在和平年代,一旦gdp上不去,恐怕也會被冠以“庸”的標簽。現在考公務員這麼多,烏紗帽都不夠用,尊駕又如何高升呢?難不成一輩子原地踏步,麵朝黃土背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