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隨行散記~歸來(1 / 2)

畢業已近4個年頭,讀書的歲月不僅沒有模糊,反而越發清晰,但願不是回光。而從小學開始,那時所遇到的人,所經曆的事,甚至當時的課本內容,心裏隱隱還有印象。

我是值得慶幸的童年,無憂無慮的過來了,而且比常人還要長一些。

記得當時小學學過的文章,有一篇是記述桂林山水,內容已經完全記不住。但當時的標題,也是我認為很成功的廣告——桂林山水甲天下。本來春節的假期就是要走遠一些,畢竟現在上班,時間上是固定的,也是不自由的,隻能在周邊遊曆。而更遠一點的地方是時間不夠,當然也是現在的經濟撐不住的,交通成本實在消耗大,而且這筆費用難以取巧。

更遠的cd雲南是一直向往,隻是時間上來不及,不自禁想到了小學課本上的這句廣告語。到底如何我是要親自見證一下,不僅帶著疑問,也是帶著興趣。從這裏到桂林的火車是沒有直達,轉了一道,下車的熙熙攘攘印證了它的迷人。而我對這座城市的印象隻是那句廣告語,除此是一無所知,晚上露宿的是青旅。在這裏和店主好好溝通一番,對這裏的景點有了全麵的了解,而且他們站的角度是中立的,所以說法更加科學,總比谘詢旅行社來得強。

我首先走的是兩江四湖,到了這裏才知道這個景點,這是環繞全程的綠色景觀。據說合肥也有一道環城的綠色風景線,隻是上次沒有緣分一見。而這座城市的布局在我踏單車的時候漸漸了解,感覺和揚州的構造頗有相似之處,巧合!白天的兩江四湖沒有顯示奇妙,不解為什麼它標識的是5a,本來下意識要攻擊旅遊局,但還想回頭再看看。慢慢,白天的景色已經忘記了,感覺像在桃花島看張三豐手書,看完則忘完。

而在晚上,這裏的燈光為這座城市畫上了一道美妝,當我站在街道中央,一路的火樹銀花。這是通往哪個方向,而漫無目的的遊蕩更能體現旅遊的真意,如果一切都是按地圖指向,那也是計劃經濟了。除非是做事,否則在外用地圖導航,有時地圖示錯,反而能發現新的值得紀念的地方。而在杉湖的旁邊聽到駐唱的歌聲,更準確說是賣藝——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我聽到其中兩位,直白說是很一般的了,但還是有人打賞,那是人性光輝的一麵。

根據我的親身經驗,隻要不和人深入交往,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灑滿陽光。所以出世固然清淨,但入世也挺熱鬧,隻要能把握好度,那都是欣賞。而這兩位哥們在這樣的境況下,還能如此堅持,但願他們是為了理想。湖中凸顯在夜色裏的是兩道高塔,據說是鑒真大師在此發現金剛之地,故而發願鑄成。拋開在課本上見過他的畫像,這是第二次見他了,第一次是在揚州,在那裏的鑒真圖書館。

已經作古就不再分析,而作為這座圖書館的初衷據說是星雲,我沒有加上大師二字。畢竟檢驗真理的標準是時間&實踐,且不說蓋棺論定,隻是我不想評價同時代的人,免得後生看到我的言論,說我為時代局限。而說實話,這哥們之前也有一番過往,並非就是百度百科上那樣,誰還沒個過去呢?而就算是百科上闡述——人間佛教的先行者,那這座圖書館為何與百科上不一樣?據說是麵向全社會開放,可我遊學到此卻被門衛擋住,就不那麼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