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武穆遺書,受益頗多,但也沒成武林至尊,不覺想起西湖邊還長眠另外一尊大神。
還是單車,還是騎行,不過這個相對要偏一點,道路忽上忽下,起落刺激。愈往前行,茂林密深,愈往前行,人流點點星星。他確是不與人同,從小看大,從生看死,想他生前是否也是如此寂?是否生前也是如此安得寂寞呢?
目標近了,下車,下坡,下行,提升的卻是精氣神。林中小道,地圖也是無奈,遇一老婦人,問———答“右手邊,百米開外”。果然,不多見,一碑坊立其前,上書大字,隻是內容早已忘記,不敢瞎編。沿台階直走,地勢逐步提升,前方正是明守護長城。
想他在這裏住了幾百年,居然還能不厭,換做常人,早就暢遊四海了。耐得住寂寞的人啊,不過也不是那麼,這麼些年,來看你的人絡繹不絕,總是有人陪伴的。而能來這裏,能在西湖邊一路前行到達此地的人,多是有幾分骨頭,多是有幾分希望,多是有幾分道行。
人雖不多,卻不斷絕,或許這裏影藏的精神,就是這個民族永續的根本
墓碑言簡意賅,不曾廢言,碑前有拜將台,這是做什麼的呢?難道您去了那邊也還是這樣臨危受命,也還是這樣點將點兵,也該好好休息了,也該好好享福了。一時起興,挺身直上,立於拜將台,閉眼傾聽。
不過遺憾的是並沒有聽到金戈鐵馬,也沒有聽到小橋流水人家,隻有四下的寧靜&平和流入耳。是了,哪有人想戰爭,哪有人想殺人,哪有人想過那樣的高壓生活?那些名將站在拜將台上,也隻是以己之力,恢複安寧,恢複和平。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還
繞墓環行,再次確認墓中睡得是人,不是神。墓上青草芳華,隱隱看到有蜜蜂在其中,我於植物是一竅不通,就不裝懂了。其實這座古墓真的是很平常,尤其是我曾遊曆眾多王侯將相,但總覺得這裏和那些皇,那些帝有不一樣的地方。
伴隨著太平洋暖流的節節推進,氣溫不斷上升,脫下外套,山風引入毛孔。轉身離去,途中又見行人朝聖,而且有意思的是多半和我一樣,多是一個人。一群孤獨的人,在一個個孤獨的腳步下,去拜訪另外一個孤獨的同道中人。
人以群分
出得神碑道,右手邊有紀念堂,門口打開,這次是免費的,沒看到伸手要錢的管理人。第一間是生平簡介,我不想寫,隻是其中一個細節——年少時,他曾孤身前往眾人畏懼的怪力亂神,呼呼而眠。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試想看到此處的諸位,能有幾個敢說去墳墓邊睡上一夜,哪怕是烈士陵園?
或許小的時候可以,無知者無畏;那現在呢,現在有這樣的膽量嗎?為什麼沒有了呢?其實我自己也不能說一定敢,所以更加佩服,這說明了什麼——身有玲瓏,萬邪不侵。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起碼都有過,有的人丟了,有的人又把她撿回來了,有的人則終其一生也隻能淒淒慘慘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