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隨行散記~社會底層(1 / 2)

現在暫時沒有工作,也還沒有正式找工作,直至現在,還待在家中

在老家,這是一個和外麵的世界,和外麵的世界不一樣的環境。在這裏,能讓我浮漂的心定下來,這種安定是自然,是我在異地他鄉所從來沒有過的感覺。難怪我國每年春運的數據都在不斷刷新著世界記錄呢

一年回家裏一趟,不管怎樣,待個幾天,讓心定一定。我們都是有家的孩子,飄在那樣的鋼筋水泥之中,偶爾看到影視裏的田間地頭,也仍然不忘那樣的向往。

歸來吧,歸來啊,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啊,我已厭倦漂泊——故鄉的雲

在家裏待了已近一個整月,看到了很多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當然筆者本人也還在山腳。記得村裏有個小夥伴,從小一起長大的,前年結的婚,今年回家聽到村中議論說:他家和丈人家打起來了,想不明白,都是結了婚,一家的人了,怎麼搞到這般田地?

再一聽,原來是當時他們結婚時家裏舉債,現在日子過得不好,錢沒法還。換句話說,就是把結婚時借的錢劃到他老父親身上,不能讓小兩口還。記得當時我問了一下,我那發小的父親年齡多大?答曰:65!什麼概念,65歲的一個人去還債,還是一筆十幾萬的巨款。

諸位看官,如果家境好的可能無法理解,但對於一個在社會底層,一個沒有其他技能的老人,十幾萬拿什麼還,拿命?

還不是沒錢,日子不能過嗎——我老媽說

記得晚上看新聞聯播,幾乎隻要涉及到中國的,就壓根沒有多少悲劇。不是這地方豐收,就是那地方發展,當然現在比古代稍稍好點的是,我還沒在新聞上看到“祥瑞”,我還沒看到“畝產萬斤”這一類的字樣——宣宣的節操還沒丟完

可為什麼兩者之間的反差會如此之大?也不知道我那發小的這個年是怎麼過的?記得他剛婚後那一年,過年的時候來我家玩,對我說他夜裏都睡不著,在床上想到底怎麼掙錢。

我還沒結婚,雖然感受到了來自現實的強大壓力,但還有還手的機會,還沒有被逼到他那般境地。其實想想也屬正常,誰不是一樣——求之不得,輾轉反側!

村子裏麵還有幾家,因為沒錢,或者說女方開的條件太高,壓根就拿不出錢來,拿不出足夠的錢來結婚,至今都還在打著光棍。如果他們是不婚主義者如王思聰,或是看破紅塵者如慧能,又或是他們的精神世界足夠強大,足以自己一個人生活,如果是以上諸等,那倒也罷了。可是他們是迫切渴望成婚的啊,怎能耽擱的起?

在外打工的人,尤其是農名工,他們沒有什麼精神上的家園,在工作地也沒有什麼女孩能夠交往,唯一有機會的就是過年回家相親,可這時光確是不留情的,刀刀催人老!

轉眼,一晃,一年過去了,轉眼,再一晃,又一年過去了

村裏小夥伴大多是沒有讀過大學的,農村的師資教育實在是太差,村裏上大學的就那麼幾個,現在伴隨國家教育擴張的東風稍微多了點。其實我一直覺得大學現在就是做生意——穩賺不賠!現在學校哪還有多少授業傳道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