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2)

唐朝天寶年間,由於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更為江湖帶來了一場血雨腥風之戰。

玄宗最寵愛的明溪郡主不顧朝廷上下的反對,堅決嫁於武林第一殺手花魅,玄宗無奈,隻能依郡主所願,自從花魅娶了明溪郡主之後,隱退山林,從此不見二人蹤影,傳聞他們夫婦兩是去了塞外隱居。花魅的消失對於武林一大莊三大門四大派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開始,

得知安史之亂,唯恐京城皇族軍隊叛變,明溪在產下一女之後行動極為不變,遂求花魅去京救玄宗一命,花魅動身去京,明溪與女兒留在漠北,沒想到花魅的離開,卻為明溪母女帶來了一場殺身之禍。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得知花魅即將入京救助玄宗,安祿山與史思明隨即與三大門派勾結,企圖阻止花魅進京,遂起殺心,冷殘心(禦劍門門主),廉無雙(琴玄門門主),斷刀門門主高翔,密謀在長安城外的韓山寺對花魅動手,三大門門主聯手,花魅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身負重傷跌落懸崖之後被淩若(香寒山莊莊主)所救,香寒山莊當時是武林中唯一一個不參與江湖和朝廷爭鬥的地方,這個山莊可以說是世間難得的世外桃源,對於花魅受害這事,淩若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療傷之後下逐客令。

雖然花魅受重傷跌落懸崖,必死無疑,三大門依舊擔心花魅命大,遂派人下去搜尋屍體,無果而終,冷殘心隨即想到了漠北的明溪郡主,如果花魅殺回來報仇,抓住明溪作為人質是必不可少的,花魅的失蹤,導致了玄宗的敗仗,那麼安祿山和史思明定能奪下長安,到時候朝廷是他安家的,江湖則會是三大門派的囊中之物。可是一個武林雖然大,三大門派共享豈不顯得武林還是得分割三局,何不自己一人獨攬,冷殘心細想,至於去漠北搜尋明溪的念想他並不打算告訴廉無雙和高翔,而是自己派人悄悄去了漠北,冷殘心要得到整個武林,那麼就必須鏟除琴玄門和斷刀門,這兩個門派將會是自己將來最大的勁敵,現在不除,將來必成心頭大患。

冷殘心的想法高翔何其沒有,他早已和淮王秦治暗中勾結,看安祿山和唐家皇室軍隊鬥,遂坐收漁翁之利,而廉無雙私下已經和當朝兵部尚書佐藤勾結,打算在搬倒玄宗之後再趁機殺掉冷殘心和高翔,遂取得武林,與佐藤合力鏟除安祿山,助佐藤一臂之力奪下大唐江山,猶如囊中取物。三人各懷鬼胎,在沒有找到花魅屍體之下不得不打道回府再商對策。

花魅在離開香寒山莊之後,得知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隨唐玄宗出逃。馬嵬驛兵變後,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都使,負責平叛。玄宗繼續西逃,他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年號為“至德”。於是到靈武打算與李亨見麵,誰知在路上既然遇到了佐藤和秦治的軍隊,佐藤,秦治,均為安史之亂時的叛兵首領,兩虎各不相容。就在佐藤與秦治大打出手之際,李亨派兵絞殺,花魅協助,最後收服叛兵。

唐肅宗遂為平息戰亂,封佐藤為滕王主治山東青島一代,封秦治為秦王主管淮海一帶,但是兩個親王依舊水火不相容。

花魅助肅宗平息佐、秦兩支叛軍,等於平息了三分之二的叛亂,佐、秦二軍降招致了四方群雄無首,於是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肅宗即派兵平息了各方叛亂。

由於花魅協助有功,肅宗欲封花魅為鎮西大將軍,花魅惦記著明溪和女兒花銀月,也從未想過在朝為官,曾經武林第一殺手的稱號也是因為明溪才金盆洗手遠離江湖的,和妻子女兒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平淡卻美好,若不是因為玄宗對明溪的疼愛,以及明溪的一再相求,朝廷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過問的,如今要自己做官,那是萬萬不能的,肅宗曾經無數次聽過這位冷若冰霜,殺人不眨眼的武林第一殺手,如今倒是覺得此人心胸開闊,待人雖然冷漠卻也不是狂妄自大,可惜那一身江湖逍遙氣息,心中早已對花魅的決定不感驚訝,遂謝過,並囑咐下去要為花魅行慶功宴。誰知第二天,人已不見蹤影。

花魅一心惦記著妻子女兒,來不及和肅宗說一聲邊直奔漠北,孰料,因花魅的阻礙而錯失天下的佐、秦二人並沒有因為肅宗的加封而平息那股叛逆之火,對花魅的仇恨一層比一層深,曾經是不想過問江湖之事,如今花魅竟然幹涉朝廷,那麼此人如果不除,將來必然是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