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生女不做梅超風(1 / 2)

吳小姐要嫁給咱們大人了!

這消息在新城不脛而走,簡直比流言還傳播得快,其中餘風的部屬們,自不必說,自然是少不了要大大的賀喜一番的。而一直是吳嫣然從事經濟的那一係人馬,也是一個個聞之欣喜不已。吳嫣然再怎麼能幹,在一個男權社會裏裏,她手下的那些人中,還是有些不服氣的,等到驗證見識了吳嫣然的學識本事後,這不服氣,又變成了別扭,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女人的領導下,幹得心曠神怡的。

可眼下,這別扭很快的就要消失了,吳小姐和餘大人一成親,那就是自家的主母了,這一個女人的領導下做事情和在自己主母的手下做事情,那就跟在靈山衛所裏當兵和在京城的禁軍當兵一樣,那可是有著天壤之別,再怎麼說,也是比別的人更親近大人一些不是。

雖然餘風沒有言明,但是新城從上到下,誰不知道,餘大人就是這新城的主人,整個新城,都是餘風的家業,換了身份的吳嫣然也好,還是她的那些手下也好,都不覺得今後的做事有有什麼不妥,反而也許還要更加順暢一些,更加名正言順一些,自然,若是有人因此起了趨附的心思,那也是可以理解。

眼下新城民事衙門,主管了所有的經濟事務,很明顯,吳嫣然的性別不適合出任這個衙門的主管。不過,她從山東帶過來用慣了的人手,還是有很多人進入了這個衙門,想必這件事情以後,這些人說話的口氣都會大了一些,畢竟,他們是餘家二夫人的人,算起來,也應該是算半個嫡係了吧!

所以,別說餘風夫婦本來就打算大辦一下,即使他們想按照這個時代的陋習,納妾用一頂小轎悄悄的抬進門,也是辦不到了,所有的人,現在都是興高采烈的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節日來過了,這其中除了新城的軍民,還包括那些剛剛打完糧食,正閑的發慌的新城農民--原來的流民們。

來這新城第一年的豐收,已經是遙遙在望了,老天爺很爭氣,這方水土也很爭氣,自家更是爭氣的賣力幹活。當然,莊子裏的那些管事們和衙門裏的公爺們,也是為了大家出了很大的力氣。這天時地利人和都算有了,所有眼下就有了這般豐收的情形。

看看田地裏沉甸甸的麥穗,大家回想起大半年前的日子,感覺是恍然隔世,那時候,為了一口吃的,連兒女他們都賣了的人,不在少數,而今這田地裏的守成,可是至少有三成是他們自己的口糧了,他們再也不用為自己的肚皮擔心了。

老百姓是最淳樸的人,也是最知道感恩的人,莊子裏的管事,莊頭,甚至護莊的莊丁的教頭,都是從餘風這個係統裏出來的,平時也沒少在他們的耳邊灌輸灌輸餘大人的好處,於是他們知道了,自己之所以能有現在這光景,都是托了在城裏的那位餘大人的福,眼下餘大人辦喜事,他們怎麼能不表示表示,意思一下。就算他們貧窮,置辦不起禮物,但是大家湊在一起,為兩位新人祈福祈福,還是做得到的。

當地的鄉老,算是這些百姓中的德高望重之輩,被眾人推舉出來,將眾人的意思,給莊子裏的莊頭管事們反映了一下。很快,這消息就傳到了餘風的耳朵裏麵。餘風到了新城,最擔心的就是民心不穩,眼下這些百姓如此配合,豈有不允的道理。這幾日他心情是極好,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厚,索性大筆一揮,令各莊的頭目量著自己莊子裏的財力,在自己大喜當日,置辦些肉食酒飯的,請莊子裏的百姓都吃一頓,也算是他與民同樂了。

於是,在這崇禎八年秋末的某一天,在新城這塊地麵上,出現了一副奇景,新城裏喜氣洋洋大擺筵席不說,新城附近幾十個新建的田莊裏,也同時擺開了流水席,一時之間,那是食客如雲。幾乎所有的人,都喝到了餘大人的喜酒,甚至若幹年後,一幹老人在一起論資排輩的時候,都會說出這樣的話語:“當初我連貴妃娘娘的喜酒都喝過,你敢在我麵前擺老資格,那時候還不知道你在哪裏呢?”

這樣的風光,也的確讓吳嫣然感動異常,那個女人不盼望自己這輩子的第一次,能夠銘心刻骨一輩子,當她的得知到這一時盛況,頓時覺得自己這幾年的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了,在聞訊趕來的兄長懷裏,她剝下平時冷靜精幹的麵具,肆意哭笑了一番,然後半推半就的披上嫁衣,進了洞房。

當然,餘大人被灌得酩酊大醉後到洞房裏的旖旎風光,就不足為外人道了,真正值得說道的是,仿佛這吳小姐,不,二夫人真的是有旺夫的跡象,在她進門不到一個月,居然就傳來了大夫人有孕的消息,這讓眾人嘖嘖歎奇,自家大人,果然是能人無所不能,大夫人和大人成親了幾年,肚皮也不見動靜,這二夫人一進門,立刻就有了響動,這也算是一個誤中副車的奇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