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風字營(2 / 2)

“老子懶得給你說,山字營,那是什麼鬼玩意,這是風字營啊,餘先生的風字營,餘先生知道不?你不是前段日子想當鹽丁的嗎?連餘先生都不知道,啐,晦氣,老子不和你說了!”

這樣的對話,在靈山四周的縣城,鄉鎮中慢慢的傳播,幾天的時間,差不多這方圓幾十裏都知道餘先生現在是朝廷的大官了,現在在招兵買馬呢。

遠一點的地方的人,還在觀望,畢竟他們雖然知曉餘風的事跡,但是都是傳說的成分居多,他們本身,沒有受到過餘風多少的恩惠,但是靈山當地的人,尤其是家中有適齡青壯的人家,就有點坐不住了。

前段時候,巡檢司招收鹽丁,餘風雖然主要是麵對軍戶子弟,但是,對於靈山的其他地方的人,也開放了名額,雖然招收的標準高了一些,但是,也實實在在的招收了幾百人。這幾百人這幾個月做下來,家裏都是跟著受益了的。一個鹽丁一個月一兩五分銀子的餉錢,光是憑著這份餉錢,家裏有人當鹽丁的,都可以過上小康人家的生活了,而在巡檢司當鹽丁,吃得飽穿得暖,三天還能吃上一頓肉,雖然說操練得辛苦一點,但是也值當了。

前些日子,在海灘上砍了幾百倭寇的腦袋,雖然在官麵上沒有弄出多大的動靜,但是在民間可是反響極大,這些都是鹽丁們幹的啊,真真是在護衛鄉裏,誰都能想象得出,要是那幾百倭寇上岸了,會把這地方糟蹋成一個什麼樣子來。不管是不是參加了這場戰鬥的鹽丁,都因為這事情,回到家裏的是,都能收獲到不少羨慕感激的眼光,一時之間,當鹽丁竟成了青年們最羨慕的去處。

既能護衛鄉裏,又不攪民,還有著豐厚的餉錢,這樣的事情,怎麼不讓人趨之若鶩。眼下餘風的風字營一開張,聽說是餘先生餘巡檢招兵,上次沒有趕上趟的,這次動心的,都紛紛而來,有人也說了,這不是招鹽丁呢,是招兵吃餉呢,這些人的回答很簡單:我管他招什麼呢,反正跟著餘先生沒錯,沒看見大家都來報名,就你明白,你當大家是傻子啊!

從鹽丁和薛家島的青壯中,抽出一部分人,搭起自己軍隊的架子,然後,招收兵丁充實軍隊,餘風是這樣規劃的,也虧得前一段時間,鹽丁們訓練的刻苦,此刻被抽調出來的,放在這新建的軍中,起碼一個小旗的水平是跑不了的。當然,原本在靈山衛名冊上的那些最先跟著餘風的鹽丁,這次算是光榮回歸了,通通作為骨幹補進了軍中。

其實鹽丁也罷,風字營的兵丁也罷,在餘風的心中,倒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反正是自己手中的力量,實際上,鹽丁更像是現代軍校培養出來的基層軍官,通過訓練,實戰,他們已經能夠完全勝任這軍中的大部分小旗總旗甚至百戶的職位,這也是這風字營一經過招兵,馬上就能成軍的原因。

軍隊拉起來了,剩下的就是操練了,這一點餘風不用過多的擔心。軍隊的裏操典,都是原來的一套,經過維克拉斯他們的補充加強,顯得更加合理了,隻要嚴格按照這個操典去操練,不用幾月功夫,一隻能打的兵馬就能初見雛形。

也有人吃不得這操練的苦頭,每日裏累得像死狗一樣,還盡是練一些不靠譜的走動、隊列之類的東西,齊步走,轉向?你看看,這哪裏像是朝廷的軍馬,倒是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可要是動作稍微不對,旁邊就是當官的棍棒皮鞭下來,要是心有怨言出言頂撞,立馬就是軍棍伺候。

能到這裏當兵的,家境都不是甚好,雖然朝著豐厚的餉錢看,有些平日裏有些家裏嬌生慣養的主兒就吃不住勁了,寧可不幹這營生,竟然串聯起十多人,開了小差。

餘風對付這樣的逃兵的法子,很是簡單,抓起來,打五十軍棍,枷號三天!抓不到人的,當初擔保做中人的,照樣抓回來,按照這個法子同樣處置。同時告曉全軍,念在初犯,給予小懲,若有下次,直接斬首,以正軍紀!

這一來,軍中那些抱怨操練辛苦的聲音,頓時消失不見。大家這才想起,這裏可是軍營,大明朝懲罰兵卒法子五花八門,什麼軍棍,鞭撻,箭穿雙頰,甚至梟首,這打幾十軍棍然後枷幾天,還真的算是輕的。軍法如山,這話可不是說說玩的,別說斬幾個逃兵,就是斬殺幾個操練懈怠的兵卒,還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