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章 火槍製作的構想(2 / 2)

三天後,兩眼通紅的劉生敏,帶著一個狹長的包裹出現在了餘風的書房。

火銃打造出來了?餘風放下手中的事情,接過劉生敏遞過來的包裹,心情還是有著幾分激動的。

不過包裹中的火銃露出全貌之後,他反倒是沒有那麼激動了,在那裏上下打量,他總覺得和自己的印象中有些不對,難道古代的火槍都是這樣嗎?

這支火銃的大體形狀倒是和步槍差距不大,隻是這槍管太細長了,槍口的口徑連小指塞進去都很難,這能打什麼出去,鐵砂?

滑膛槍的槍膛口徑大於子彈口徑他是知道的,而且黑火藥燃燒後會在槍管內留下殘留物,在激烈的戰鬥中這種殘留是沒時間清除的,為了不妨礙射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較小的彈丸。這槍管都細的跟什麼似的,你還指望他能打出多大的玩意來?這不整個就是一支打鳥的鳥銃嗎?

看到餘風臉上陰晴不定,劉生敏有點忐忑不安的問道:

“老爺,這火銃可是有什麼問題嗎?”

“這槍管是不是太細了?”

“不細,不細,在遼鎮的時候都是這模樣呢,小人也是打造過的,怎麼會不知道。”

餘風搖搖頭,衝著外麵喊道:

“你們兩個走出院子把院門關上,記得不要站在門邊到牆後去。”

外麵守衛的護衛答應了一聲,聽到院門關閉,餘風這才走到院子裏,劉生敏掏出個小袋子,從裏麵掏出鉛子和火藥,在那裏給火銃裝藥,通條是一根細鐵條,看來,該準備的物事他倒是一件都沒有落下。

把火銃填裝完畢,劉生敏用火石點燃了火繩,餘風把火繩湊在火銃末端,點燃了藥池中的引藥,按照從前的射擊姿勢端了起來……

“轟”的一聲,餘風瞄準的是院子裏麵的厚木門,不到三十步的距離,這麼大的目標,自然是命中。可是餘風放下火銃走近一看,臉登時就黑了下來。

從火銃中打出的鉛子兒,打在木門上,不過是深陷其中而已,並沒有完全穿透,這是什麼威力,簡直比起吳嫣然的那種手銃來,威力都差了老遠一截。那鉛子還不到小指肚三分之一大,輕飄飄的,就算是人站在那裏,打中了能怎樣,這還是三十步以內呢,距離再遠一點,怕是連鳥都打不下來。

邊上的劉生敏看到他神色不對,連忙解釋道:“老爺,我都說過,這玩意根本就不好用,遠遠比不得弓箭實在,要不小的回去,為老爺打造一副好弓!”

“不是這個問題!”餘風怔了一怔,“槍管太細了!”

“老爺,您不知道,這火銃就是要又細又長才能打的遠,要是有趁手的家夥,還能更細些呢。”

餘風不置與否,努力回憶著後世步槍的長度,和眼前的火銃對比了一下,在槍管一半的位置那裏,他狠狠的劃了一下,“太長沒用,就做這麼長,這槍管的粗細,也給我擴大幾倍,就按我說的再去打造!”

劉生敏還待再說,隻見餘風回過頭來:“也不在於這一天兩天的事情,老劉你得注意下身子,要是累倒了,我找誰給我打造火銃去!”

主家的關心是如此的親切、自然,劉生敏本來還想強調一下這樣打造和規矩不合,此刻也說不出口了,紅著眼睛答應了一聲,也不是熬夜了紅眼的,還是感動得紅眼的。

“就算是雇工,雇主能有這樣關切,也是少有的;更別說自己不過是一個奴仆,麵前是自己的主人,就是有天大的難處,也得想辦法克服不是”。他雖然不知道“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這樣的話,但是,知恩圖報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於是,這崇禎六年的七月間,餘風的莊子裏,不分日夜的,時不時傳出一聲聲的巨響,趙家村的村民,開始還頗為驚慌,後來,有好事者說,這餘百戶餘先生本是星宿下凡,能與鬼神溝通,這轟隆隆如雷般巨響,那是餘先生作法請來龍王爺爺,在和龍王爺爺喝茶聊天下棋呢!那時節鬼神之說盛行,鄉人愚頑信以為真,遂大為放心,並以本鄉本土能有這麼一位能人頗感自豪,這就是後話不表了。

不過,餘風餘先生的名聲,經過這一次以訛傳訛,那就益發大了,現在膠州靈山地麵上,說起餘百戶,說不定還有人不甚清楚,但是,要是說起靈山的餘先生,還有人不知道的話,那簡直就和不知道關二爺和二郎真君一樣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