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安讓部隊在絕壁下隱蔽起來,他親自帶人和向導去偵察地形。他發現,絕壁處於鵝翅膀的西側,而東北方向的雨並沒有淋濕絕壁。
李懷安根據情況研究認為,要從正麵拔掉懸岩峭壁上的敵工事很難做到。隻有采取迂回偷襲的辦法,而在正麵可以采取牽製敵人和佯攻的方法。
作戰方案製定之後,每個連都積極行動起來,機槍連把輕、重機槍架在離鵝翅膀不遠的對麵小山頭上,迫擊炮配置在公路的一個轉彎處,準備在偷襲分隊打響時,進行正麵佯攻。
五連負責偷襲任務,也是這次行動最關鍵的一步。五連的戰士激情高漲,覺得這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任務,他們心裏想,毛主席命令他們15日進軍貴陽,而隻有拿下這個鵝翅膀,貴陽才能順利解放。
於是,五連連長任富月下定決心,不管有多大困難,也要在天亮之前消滅鵝翅膀的國民黨軍隊,讓大部隊能夠順利通過這裏。
漆黑的夜,沒有星星,更看不到月亮,何況看清周圍的情況呢。看來,這正是偷襲的最佳時機。五連的戰士們悄悄地出發了。
這一夜,五連的戰士們在山間行進的過程中,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頭,但他們都沒有埋怨一句。途中,遇到一處極為險峻的山坡,戰士們就一個拉著一個,抓著山坡上的枯草或野樹叢往上攀爬。
當時五連戰士唐保和、閻書金因為手滑,一頭栽進山溝裏。他們全身被石頭和荊棘劃出一道道血印,但他們沒有叫疼,兩人互相幫助,抓著樹枝往上爬,趕上了大家。
當五連戰士最後靠近鵝翅膀的工事時,發現前麵橫著一塊大大的山岩使他們無法通行。這該怎麼樣辦呢?全連戰士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連長任富月就馬上采取果斷措施,命令幾個體壯力大的戰士搭起人梯,他帶頭踏上人梯,不顧一切地攀上岩去。然後,他解下自己的綁帶,拴在一棵小樹根部,把戰士們一個一個拉了上去。不多久,五連的勇士們很快就衝到國民黨的工事附近。
“你們是做什麼的?”上麵的哨兵向五連戰士問道。“兄弟,我們是八連的,在鎮雄關被共軍打垮了。”
連長任富月先前得知,這裏守軍是國民黨四十九軍二四九師的一個營,便巧妙地回答了對方的盤問。
在關鍵時候,三排八班的副班長閻書金上來了,他敏捷地摁到了一個,另一個人見勢不妙,丟下自己的槍就跑了。閻書金大步跨上去就把那個士兵逮住了。這個逃兵倒是很老實,什麼都交代了,五連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鵝翅膀守敵的情況全部製服了。
三排排長趙振江帶著八班戰士,讓剛剛逮到的哨兵帶路,迅速插到鵝翅膀附近的劉家莊後麵。當時的國民黨守軍還在溫暖的被窩裏做著美夢呢。
當八班戰士破門而入,把槍口對準了他們的時候,這群人才從睡夢中突然醒來,還沒有來得及穿自己的衣服,就被解放軍給控製了。
這次偷襲,解放軍沒開一槍,也沒放一炮,就讓國民黨一個迫擊炮排解除了武裝。五連還繳獲了兩門迫擊炮。
接著,連長任富月帶領1排衝上鵝翅膀主要山頭。國民黨官兵根本沒有想到,解放軍敢從如此險要的地形上衝上來,一個個都嚇傻了,於是都乖乖地交槍投降了。快天明的時候,五連共俘敵60名,還繳獲了許多槍支彈藥。
鵝翅膀這個天險終於被勇敢的解放軍攻克了。
火紅的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美麗的朝霞染紅了大半個天空,解放軍後續部隊順利從鵝翅膀下通過。看到這些情景,站在鵝翅膀上的五連勇士們開心地笑了,因為他們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這個時候,在十六軍的指揮部裏,尹先炳軍長的額頭舒展開來了,他一夜未眠,揉揉惺忪的雙眼,對王政委和齊師長他們說:“我看李懷安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在場的人都欣慰地笑了,大家緊張的心情得到了放鬆,而溫暖的陽光正在他們周圍蕩漾。
“通訊員!”尹先炳軍長喊道。
“到!”
“通知軍部,中午前進駐鎮遠,一定要爭取盡快解放貴州。”尹軍長命令。
“是!”通訊員馬上準備通知各部。
攻下天險鵝翅膀後,敵黔東防線即被解放軍完全突破,解放軍向貴陽進軍的道路也就徹底打開了。
在鵝翅膀西麵黃土坡地區的國民黨主力,得知自己所依賴的天險已被解放軍攻占,驚恐之下,慌忙扔下大批彈藥、給養,向西慌忙撤退。同時,施秉、黃平、舊州之敵,也連忙向貴陽方向逃竄。
絕不能讓敵人逃竄!軍長尹炳先立即命令四十六師向西猛追,於是跟著逃敵,解放軍向貴陽開進!
5、青溪之戰
在十六軍進入貴州之後,十七軍也開始挺進貴州境內。十六軍在鎮遠縣取得了“鵝翅膀戰役”的勝利,而十七軍也戰功顯赫,取得了“青溪之戰“的勝利。
原來,從1950年11月5日,十七軍的五0師一四九團就開始由芷江向貴州進擊。11月6日淩晨,一四九團二營六連在晃縣以南長坡嶺,打垮一個營,突破了敵人的防線,猛攻晃縣城。由於二營進軍神速,未動一槍就俘虜了敵軍一個連,於11月6日上午解放了玉屏縣城。
張景華團長進城後聽到前衛連長報告說:“玉屏守敵一個團已向鎮遠青溪鎮方向逃竄了。”
張景華馬上命令:“以三營為前衛,跑步前進,快速追擊,要堅決消滅逃敵!”
一聲令下,各連簡要地進行了緊急戰鬥動員,隨即踏上了征程。戰士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跑步前進。
呂龍參謀長和三營長鄒光星跟隨尖兵排(三營七連三排)前進,七連長劉鳳林和三排長郭建福率領尖兵班(八班)迅速搜索前進。
11月7日淩晨,他們發現一個小茅棚裏。劉鳳林迅速帶領戰士撲進小茅棚,一個敵哨兵從睡夢中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從敵哨兵的口中,戰士們了解到如下信息:
由此前進一華裏就是青溪渡口,過舞陽河就是清溪鎮。青溪渡口沒有橋,過河靠小木船擺渡。在青溪渡口隻有3、4隻小木船,全部被國民黨所占。每隻船上有敵人3到4人,配有輕機槍1挺。
渡口右側的文筆坡上駐有國民黨一個連,山頭上有兩挺輕機槍,能夠居高臨下,全麵封鎖著公路。左側的山崗上有一個亭子,駐有國民黨一個排,帶有一挺輕機槍,嚴守著渡口。河對岸青溪鎮上駐有國民黨三二七師八0團的團部和兩個營。後山上剛挖好掩埋工事,駐有一個機槍連,配備6挺輕重機槍。
11月7日天還未亮,鎮上的國民黨就把全部兵力轉移到後山上去了,妄圖憑借舞陽河天然屏障,來阻止解放軍前進的步伐。
當前麵臨的問題是:部隊隻有三營七連和機槍連的兩個排到達這裏,按照以往的經驗,若用一個半連吃掉麵前敵人,兵力是不足的。況且部隊在晃縣打了一仗後,又經過晝夜快速行軍,已經十分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