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 3)

章節1

搏弈人生

品德

1887年的一個很小的蔬菜店裏。一位60歲左右、相貌不凡的紳士買了一些香菜後,遞給店員20美元並等著找回零頭。店員接過錢放入錢匣,接著開始找零錢。突然,她發現拿過菜而弄濕了的手上粘有鈔票的墨水痕跡。她驚訝地停了下來,想想該怎麼辦。經過幾秒鍾的激烈思考,她認為,作為她的老朋友、老鄰居、老顧客——伊曼紐爾·尼戈先生一定不會給她一張假鈔。於是她如數找回零錢,伊曼紐爾·尼戈先生便離開了蔬菜店。

後來,店員還是有些懷疑,便把那張鈔票送到了警察局。畢竟,在1887年,20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名警察確認鈔票是真的,另一名則對擦掉了的墨跡大為懷疑。懷著好奇心與責任心,他們持搜查證去了尼戈先生的家裏。在他的閣樓上,他們最後找到了一架偽造20美元鈔票的機器。實際上,他們是發現了一張正在偽造的20美元鈔票。同時,他們也看到了尼戈先生繪製的3幅肖像畫。尼戈先生是一名很傑出的藝術家。他熟練地運用名家的手筆,細致地一筆一筆描繪了那些20美元假鈔。他騙過了幾乎每一個人,但最後命運安排他不幸地暴露在一雙濕手上。

尼戈被捕後,他的肖像畫被拍賣了16000多美元,每幅畫均超過5000美元。這個故事的諷刺之處在於,尼戈幾乎用了同樣的時間來畫一張20美元假鈔和一幅價值超過5000美元的肖像畫。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個卓越的天才人物都是一個竊賊。不過,可悲的是他從自己身上偷走的東西最多。如果他合法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他不僅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而且能在此過程中為他的朋友帶來無數的快樂和利益。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空有一身才華,也不能成功,甚至給自己帶來麻煩。

感悟心語

品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標準,如果一個品德不端,試問他還能做成什麼事情,既使是成功了,終有一天也會遭到失敗。

找老師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心滿意足的老師。”

釋圓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沒能找到一個自己的老師嗎?”年輕人深深歎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幀,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呢!”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硯和一遝宣紙。

釋圓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釋圓:“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釋圓說:“你畫得確實不錯,隻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裏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

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裏呢?澗穀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年輕人思忖良久終於恍然大悟。

感悟心語

自大的人為自己的無知築建了高牆,謙虛的人為自己探索敝開了門窗。

磨斧頭的教訓

本傑明·富蘭克林常對人說起他童年的一件小事:

有一天清晨,我家門口來了一個男人,肩扛一把大斧。他見到我,便和氣地說;“你好啊,小夥子,請問你家有磨刀石嗎?”

“有啊,先生。”我據實回答了他。

“你真是個好小夥子,”他又說,“我可以借你家的磨刀石磨磨斧頭嗎?”

“當然行呀。”聽了他的客氣話,我爽快地答應了。

他摸摸我的頭,又問:“你多大了?叫什麼名字?我知道,你準是個好孩子!你肯幫我把斧頭磨上幾分鍾嗎?”

聽了他的奉承話,我高興極了,便使勁地幫他磨起斧頭來。他的斧頭又鏽又鈍,而我卻磨得十分賣力,手磨酸了,上學的時間也快到了,但斧頭卻才磨好一半。

等到斧頭終於磨好,不料這個男人卻突然粗暴地對我說:“喂,你這個懶蟲,難道想逃學嗎?還不快跑!你手腳不能快點麼?!”

當時,我真是氣極了,我為他幹了一早晨的力氣活,得到的報酬,竟是挨他一頓臭罵。這件小事,我一直都未忘卻,直到現在,當我聽到別人的恭維,就會回想起當年這個扛爺頭的男人,回想起他的那番奉承話來。

感悟心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擁有虛榮心同樣如此,但一點足矣,切不可過頭,接受他人奉承的人常常要付出代價,每個人在受到別人誇獎時請保持顆清醒的頭腦。

我的心情我做主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

“這家夥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

“那麼你為甚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他。

朋友答道:”為什麼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感悟心語

一般人,總是一報還一報,你對我熱情,我對你笑臉,你對我冷淡,我對你無情。即使自詡為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人,也會被別人的心情、態度所左右。

多疑的拿破侖

1803年,年輕的美國發明家富爾頓,在塞納河上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明輪船。這年8月,當他獲悉拿破侖要越過英吉利海峽對英作戰時,興致勃勃地前來推銷自己的新產品蒸汽動力船。若不是他在滔滔不絕中失口說錯了一句話,拿破侖說不定會采納他的建議。果真如此,拿破侖的後半生及法國的曆史都要重寫。

當時,拿破侖的海軍已堪稱龐大,隻是艦船大都是木質結構的,航行基本上靠風帆作動力。而他的對手英國人,卻早已用上了蒸汽驅動船,這使拿破侖與英軍統帥納爾遜對陣時,常常感到英雄氣短。他已經聽說富爾頓的蒸汽船在塞納河上演示時出了洋相,但這種全新動力的海上裝置還是讓拿破侖很感興趣。

富爾頓滔滔不絕地說:“一台20馬力的蒸汽機可以抵得上20麵鼓滿的風帆,陛下的艦隊再也不必呆在港口裏等待好天氣出航,到時,不要說是納爾遜,就是兔子,也跑不過陛下,等到您旗開得勝的時候,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大的人了……”富爾頓一不留神說走了嘴,觸到了拿破侖最忌諱的身材高矮的問題。這就好比當著禿子說燈亮,剛才還在認真傾聽的拿破侖頓時沉了臉,他截住富爾頓的話頭說:“你隻說船快,卻隻字不提鐵板、蒸汽機和煤的重量,我不說你是個騙子,你也是個十足的傻瓜!”

也許,拿破侖拒絕富爾頓的理由有很多,但這個理由卻是最體現他性格特征的一個。

1812年,英國人購買了富爾頓的輪船專利,19世紀鈞年代,船側輪槳逐漸被更先進的船尾螺旋槳取代,英國的海上霸權以它的船堅炮利得到了鞏固,而法國則被遠遠地甩到了後麵。

感悟心語

對於新事物抱有懷疑謹慎的態度是有必要的,但若一味地從自我角度出發全盤否定它,則會使你墨守成規,故步自封直至遭到時代的拋棄。

叫出5萬人的名字

吉姆·佛雷10歲那年,父親就意外喪生,留下他和母親及另外兩個弟弟。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很早就輟學,到磚廠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他雖然學曆有限,卻憑著愛爾蘭人特有的熱情和坦率,處處受人歡迎,進而轉入政壇。他連高中都沒讀過,但在他46歲那年就已有四所大學頒給他榮譽學位,並且高居民主黨要職,最後還擔任郵政首長之職。

有一次有記者問起他成功的秘訣,他說:“辛勤工作,就這麼簡單。”記者有些疑惑,說道:“你別開玩笑了!”

他反問道:“那你認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記者說:“聽說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1萬個朋友的名字。”

“不,你錯了!”他立即回答道,“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說也有5萬這就是吉姆·佛雷的過人之處。每當他剛認識一個人時,他定會先弄清他的全名、他的家庭狀況、他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的政治立場,然後據此先對他建立一個概略的印象。當他下一次再見到這個人時,不管隔了多少年,他一定仍能迎上前去在他肩上拍拍,噓寒問暖一番,或者問問他的老婆孩子,或是問問他最近的工作情形。有這份能耐,也難怪別人會覺得他平易近人,和善可親。

感悟心語

你會發現,牢記別人的名字,並正確無誤地喚出來,對任何人來說,是一種尊重、友善的表現。所以不要認為名字隻是一個代碼,它意味著一種認可和肯定。

實驗室外的居裏夫人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當人們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就有些佼佼者被世人譽為不平凡的人了。居裏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那美好的心靈,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現在許多方麵。

“吝嗇”的富人

從1933年起,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寫寫物理、數學算式,方便極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追蹤這位著名學者,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他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當她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不要專利

居裏夫婦發現鐳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索求製鐳的方法。怎樣處理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們進行了5分鍾的談話。彼埃爾·居裏平靜地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之中選擇一個。一種是毫無保留地敘述我們的研究結果,包括提煉辦法在內……”居裏夫人做了一個讚成的手勢說:“是,當然如此。”彼埃爾繼續說:“或者我們可以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若是這樣,那麼,在你發表你用什麼方法提煉鈾瀝青礦之前,我們須先取得這種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選鐳業上應有的權利。”

“專利”代表著巨額的金錢、舒適的生活,代表著傳給子女一大筆遺產……但是,居裏夫人堅定地說:“我們不能這樣辦,這違背科學精神。

不求名利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識的人問她:“你是居裏夫人嗎?”她總是平靜地回答:“不是,你認錯了。”她出名以後,幾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簽名的來信。為了擺脫這種幹擾,她專門印了一種寫著概不簽名的卡片,每逢接到來信,就給對方寄一張……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卻給人一種全不在意的印象。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於是她說:“這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是我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隻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修改證書

1921年,居裏夫人應邀訪問美國時,美國婦女組織主動捐贈給她1克鐳(價值百萬美元以上),這正是她急需的。她雖然是鐳的發現者,但她買不起這樣昂貴的金屬。在贈送儀式之前,當她看到“贈送證明書”上寫著“贈給居裏夫人”字樣時,她不高興了。她聲明說:“這個證書還需要加以修改。美國人民贈給我的這l克鐳應當永遠屬於科學,但是假如就這樣規定,這1克鐳就成為私人財物,成為我的女兒們的產業,這是絕對不行的。”主辦者當天晚上就請了一位律師,把證書做了修改,居裏夫人才在“贈送證明書”上簽了字。

賢妻良母

居裏夫人一生潛心於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達到了個人事業的頂峰,是一位成功的事業型“女強人”。然而,她同時也是一位賢妻良母。

她一生對丈夫體貼入微,死後與丈夫合葬,她自己沒有墓碑,僅在丈夫的墓碑上刻下一行小字,說明自己的身份。她對孩子們要求很嚴格,她曾自豪地說:“我沒有給孩子們留下萬貫家產,但給他們留下了健康的身體。”後來她的兩個女兒,一個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一個曾著《居裏夫人傳》,都成為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

感悟心語

樸實的語言,平凡的故事,勾勒出偉大科學家居裏夫人的光輝的一生,她不高大,卻讓我們仰視,她是世界名人,而我們卻覺得就在身邊。

不可揮霍頭頂的光環

1961年4月12日,當加加林在太空飛完了108分鍾,按下“25”那個神秘密碼以後,東方1號飛船降至700米高空,隨之,加加林跳傘平安地落回了地球:這個身高不到1.75米的上尉,代表人類圓滿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飛行!

幾分鍾後,消息在全球炸開。世界各大電台、報紙竟相報道這位一夜升空的超級明星。接著,他與火箭之父科羅廖夫並肩坐在了一起,與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握手、交談,與政要、名人擁抱舉杯,大小勳章掛滿胸前。軍銜從上尉升至少校,接著成了茹科夫斯基軍事學院學子,然後成了高等軍事學院研究生院的函授生,連他的微笑也有了傳奇色彩,向後梳的頭發也成了迷人的時尚。他走到哪裏都有人硬要與他交朋友,無論到哪裏都有盛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