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 3)

章節1

人生草稿

樹下彈琴唱歌的人

一個屢戰屢敗者在樹下彈琴唱歌。

他唱得那樣開心,仿佛剛剛經曆的又一次失敗全然沒有發生過一樣。

過路人非常不解:“你怎麼還有心思彈琴唱歌?”

“我為什麼要沒心思彈琴唱歌呢?”

“因為你又失敗了。”

“我並沒有失敗,現在還不是結局,我隻不過是為人生又打了一遍草稿。”

感悟心語

人生的每一次失敗都是經驗,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麵對失敗時,應該想到是的重頭再來怎麼做。

農夫的蚊賬

一個喜歡讀書的大學生來找教授:“為什麼你總是勸他們多多讀書,總是勸我不要讀書?”

教授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講了一個蚊帳的故事。

一個農夫睡覺時被蚊子叮醒了,他氣急敗壞地打死了一隻蚊子以後,恨恨地發誓,明天一定要買個蚊帳回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市場,買了一個蚊帳回來。

今天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他想。

這一夜睡得果然香甜。

但是第二天醒來後他驚奇地發現,帳子裏有十來隻大蚊子。它們一個個肚子圓鼓鼓的,這一夜,它們從蚊帳的縫隙暗渡陳倉,前所未有地美餐了一頓。

感悟心語

如果說愚昧就是蚊子,那麼知識就是蚊帳,蚊帳本來是用來防蚊的,但是假如你使用不當,你反而會遇上更多的蚊子、更多的愚昧。懂得一點一知半解的書本知識,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不都跟這個農夫很相似嗎?

肉、調料和廚師

肉與調料相互指責對方。

“你又腥又膻,天底下沒有比你更難聞的味道了!”

調料怒喝道。

“你又麻又辣,天底下沒有比你更怪異的氣味了!”

肉反唇相譏。

它們還沒爭論完,廚師就來了。

他把肉切好,把油煉熱,不到十分鍾,肉和調料就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現在,它們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誰也不再指責對方了。

感悟心語

肉和調料,都有自己的劣勢,也都有自己的優勢。將它們巧妙組合,讓彼此的劣勢互補,這是廚師的天職。可惜的是,廚房裏的好廚師不少,廚房外的好廚師不多。

廚房外的“廚師”們,不是讓肉和調料彼此孤立閑置,就是用它們做出一道道難以下咽的菜。

不要盯著別人

有一個人喜歡觀察別人,並且評頭論足,走到哪裏,凶的眼睛都在別人身上仔細打量,打量得別人非常不好意思,但他還是不肯把眼睛挪開。

甚至騎自行車的時候,他的眼睛仍然在別人身上像探照燈一樣掃來掃去,別人的樣子醜,別人的車不好,別人的姿勢笨……他總是能從對別人的吹毛求疵中尋找到無限快意。

這一天,他又騎車上街,剛剛駛入馬路,他就看到了令他興奮的場麵,他不僅看到了一個人穿的衣服太落後於時代十來年,而且還發現一個人的前後車輪不是一個牌子。

由於過於專注,他沒注意到自己已經騎出人行道,迎頭撞在一輛飛駛的卡車上麵。

他被送到急救中心,由於搶救及時,他搶回了一條命。

但是由於車窗上的碎玻璃紮進了他的雙眼,他的眼睛瞎了。

他非常後悔自己老盯著別人,挑剔別人。

以前他可以經常審視自己,但他沒有好好珍惜,現在,他連審視自己的機會都沒有了。

感悟心語

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懷有一顆寬容不得的心,不能總是盯著別人缺點,自己從來都不挑自己的毛病。這樣的人永遠也無法學到真的東西。

尋找繼承者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個深深的遺憾,就是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內沒能給他尋找到一位最優秀的關門弟子。

事情是這樣的,蘇格拉底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身邊那位頗有才氣的助手。於是,他便把那位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燭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燭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馬上就心領神會,“您的思想光輝是需要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繼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目前我還未發現,你幫我尋找和物色一位吧。”

“好的,”助手很溫順、很用心地說,“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尋找,以不辜負您對我的栽培和信任。”

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物色。可他領來的很多人,蘇格拉底表示不夠滿意。有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回到蘇格拉底麵前時,蘇格拉底愛惜地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立刻言辭懇切地說,“就是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舉薦給您。”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就在蘇格拉底彌留之際,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坐在老師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說到這裏,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隻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耽誤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

就這樣,蘇格拉底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而他的那位助手卻因此而自責了很久……

感悟心語

自信是擔當大任的第一要件。沒有自信,便沒有成功。相信自己,你才能成為最優秀的人。一個人隻要有足夠的自信與執著,他總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人。當你滿懷信心地對自己說:總有一日,我會成功。這時,人生收獲的季節就離你已不再遙遠。

鏡子

這是一麵前所未有的鏡子,這是一麵明察秋毫的鏡子。

隻要是人,不管是醜是美,是高是矮,是黑是白,是髒是淨,隻要往鏡子麵前一站,鏡子都可以用火眼金睛把他看個一目了然。

但是時間一長,鏡子也會生出一些煩惱。

它知道所有人的模樣,卻不知道自己的模樣。

它能充當別人的裁判,自己卻找不到一個裁判。

無奈,它找來另一麵鏡子,想通過同類的眼睛看看自己是什麼樣子。

但它失敗了,它看到了兩麵鏡子中間無數的鏡子,重疊在一起,他眼花繚亂,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這時候它無比渴望自己是一個人,做個一無是處的人,也比做一麵鏡子好。

感悟心語

如果你成為一麵評判他人的鏡子,就意味著無法認識自己。

法寶

弟子快要學成下山的時候,師父給他出了一係列難題。

他要讓弟子經過九九八十一關的艱難考驗。

上路前,他給了弟子一個法寶,告訴他:“這個法寶用處特別大,走到哪裏都要帶上,他可以保佑你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弟子恭敬地謝過師父,然後下山出發了。

這個法寶果然名不虛傳。

多虧了它,他得以安全渡過大河,順利越過沙漠,他還靠它戰勝了嚴寒,打敗了酷暑。

用這法寶,弟子順利渡過了前麵的八十個難關。

第八十一關是一座險峻的大山,弟子希望這個法寶能給他一身輕功,讓他輕鬆爬到山頂。

起初法寶似乎還有用。

但是爬到半山腰,他遇到一個懸崖,這懸崖比他高幾頭,無論他怎樣使勁都爬上不去,有幾次差點都上去了,但是由於身上的法寶太沉重,反而妨礙了他行動。

整整三天三夜,他都在懸崖下麵徘徊,心中不由對師父產生了懷疑。

正在這時,師父出現了。

師父問他有何難處,弟子說法寶不靈了。

師父笑說:“看來你還沒有完全學會我的奧妙啊。法寶法寶,能大能小,就說今天吧,你為什麼不用它當墊腳石,卻把它當包袱背呢?”

感悟心語

是呀,人生就像爬山一樣,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為什麼不把它放棄,當做人生成功的一次經驗呢!

祖先的背影

有一個大戶人家,祖上出了一位進士,這位進士留下一部書。

後代裏有一個特別愛書的人,把這部書當成了寶貝,早也看晚也看,直到能夠倒背如流為止。

他以為這樣死後就可以進祖墳,當麵向那位祖先請教了。

但是他的靈魂剛剛進入祖墳,就被那位祖先打了出來,他跪在門外,問其原因。

祖先說:“人寫書一輩子,總會寫兩部書,一部是用言行寫的,一部是用文字寫的。

你不能抓住讀書精義,隻會死讀書,最後隻能看到我的背影,又如何跟我麵對麵地交流呢?你這是真正的數典忘祖。”

那個人一直沒有參透其中秘密,直到現在,他還沒琢磨透祖先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感悟心語

言行寫的書是活的,文字寫的書是死的。言行寫的書是人的麵孔,文字寫的是自己的背影。所以我們學東西要抓住實質的東西,不能隻學其外表。

黑人與美麗小姐

在一家餐館裏,一位美麗的小姐買了一碗湯,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記取麵包。

她起身取回麵包,又重返回餐桌。然而令她驚訝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著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著自己的那碗湯。

“這個無賴,他無權喝我的湯!”美麗的小姐氣呼呼地尋思。“可是,也許他太窮了,太餓了。我還是一聲不吭算了,不過,也不能讓他一人把湯全喝了。”

於是美麗的小姐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與黑人同桌,麵對麵地坐下,拿起了湯匙,不聲不響地喝起了湯。

就這樣,一碗湯被兩個人共同喝著,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兩個人互相看看,都默默無語。

這時,黑人突然站起身,端來一大盤麵條,放在她麵前,麵條上插著兩把叉子。

兩個人繼續吃著,吃完後,各自站起身,準備離去。“再見!”美麗的小姐友好地說。“再見!”黑人熱情地回答。他顯得特別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他自認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幫助了一位窮困而又美麗的小姐。

黑人走後,美麗的小姐這才發現,旁邊的一張飯桌上,放著一碗無人喝的湯,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感悟心語

在生活中能與人分享也是一種享受。其實這種分享是一種人世間友愛與幫助的美麗讚歌。

晨跑中的啟示

帕蒂·威爾森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她的父親吉姆·威爾森習慣每天晨跑。

有一天,戴著牙套的帕蒂興致勃勃地對父親說:“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伹我擔心中途會病情發作。”

她父親回答說:“萬一你發作,我也知道如何處理。我們明天就開始跑吧。”

於是十幾歲的帕蒂就這樣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父親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跑步期間,帕蒂的病一次也沒發作。

幾個禮拜之後,她向父親表示了自己的心願:“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距離跑步的世界紀錄。”

她父親替她查吉尼斯世界紀錄,發現女子長距離跑步的最高紀錄是80英裏。當時讀高一的帕蒂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400英裏);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1500多英裏);高三時的目標在聖路易市(約2000英裏):高四則要向白宮前進(約3000英裏)。”

雖然帕蒂的身體狀況與他人不同,但她仍然滿懷熱情與理想。對她而言,癲癇隻是偶爾給她帶來不便的小毛病。她不會因此消極畏縮,相反,她更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高一時,帕蒂穿著上麵寫著“我愛癲癇”的襯衫,一路跑到了個舊金山。她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做護士的母親則開著旅行拖車尾隨其後,照料父女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