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1年高考安徽省優秀作文選評(1 / 2)

滿分作文解讀

作者:鮑亞民

· 【真題回放】

請以“時間在流逝”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 【考題透視】

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題既富有詩意,又充滿哲理。從考生的角度看,這樣一道內涵極其豐富的題目既容易寫,又不容易寫。

說它容易寫,是因為考生一拿到這個題目,絕無陌生感和艱澀感,考生感到的是一種熟悉、一種親切。說它不容易寫,是因為在審題和立意上容易出現兩種失誤:一是寫不出新意,二是顧此失彼。

為什麼會寫不出新意呢?因為今年這道題目從字麵意思上看蘊涵著“珍惜時間”“熱愛生命”等這一類話題,而且還非常明顯。因此,在審題立意上,大部分考生會偏向於“既要珍惜時間,又要熱愛生命”這一類立意。很明顯,這種立意是正確的,但這種立意又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麵的。這樣一來,我們要見到有新意的、有獨到見解的,能給考生自己贏得高分的、有個性的文章就很困難了。

前麵說過,今年的這道題目的核心概念是“流逝”。麵對“時間”,考生既要有麵對其“在流逝”的惋惜,又要有“珍惜時間”之情,考生在作文時,必須兼顧這兩個方麵,並作出合理的思辯。隻有這樣,寫出的文章才不會偏題。

這樣看來,考生要寫好今年的這道看似容易實卻有一定難度的作文題,還得在審題、立意、行文上謹慎為之。

就審題而言,考生首先要吃透“流逝”的含義,又要突出“在”字,強調時間的稍縱即逝。其次,要把握住這個題目的實質。這道作文題蘊涵的實質性的話題隻有一個:如何珍惜時間,或如何留住時間。吃透了這一點,不論是立意、選材、構思等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在立意上,考生完全可以放開手腳,根據自己的實際來選擇恰當的立意。具體來說,考生可以立意於珍惜時間、熱愛生命,也可以立意於生活、做人;可以立意於做事、做學問,也可以立意於曆史、文化;可以立意於國家、民族,也可以立意於自然、文化等等。總之,古今中外,宇宙曆史,自然人文,社會人生,考生都可以納入自己的思考範圍。

最後,不能忽視行文。做好前兩步,僅僅是獲得了一個行動的方案,如何在行動中落實這個方案,在行文過程中,考生不僅要時時記住“時間”“在”“流逝”,還得設法在行文中恰當地體現出來,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在這一點上,為了保險起見,考生可以將關鍵句式的格式確定為“既要有……更須有……”這類關聯兩個方麵的句式形式。

總之,今年的這道作文題,對學生文筆的考核依然走的是自由化途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發散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握命題核心,寫出出色的文章。題目重在引導考生,以時間流逝為主線,寫出具有濃鬱的詩性色彩和高雅的文學品味的作文。

· 【評分細則】

今年作文對考生沒有設置審題門檻,更能考查學生組織文章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利於國家選材,學生理解能力雖然有限,但能斷定學生個人關注社會的能力。作文的內容、表達、發展各20分。

從寫作內容角度上分析,寫“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展示自我”“奉獻青春”“追憶美好時光”是切合題意的,且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按一類文評分;寫“時間太短暫”“經曆過就好”“把時間用到極致”的視為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健康,感情真摯,如果僅中心明確,內容還算充實的,則為二類文;如果“保留住一個真實的自我” “留住四季”“留念時光”“做事要量力而行”就基本符合題意;那麼寫“環境汙染” “談合作”“交流”“生活與磨難”“換位思考”“風“美”“存在即合理”“低碳經濟”“依賴自然”算偏離題意,為四類文,最高30分。

從表達方法上講,符合文體要求,議論文記敘文的文體要清楚,語言流暢,字跡工整,結構嚴謹是屬一類文20—17;結構完整、字跡清楚,語言通順為二類文16一13;基本符合文體要求,字跡清楚,結構基本完整,語句基本通順為三類文12—8;不符合文體要求,語病多,潦草難辨的四類文7—0。決不能跨等級打分,比如內容為一類文的17分,但其他兩項不能少於13分,可以相鄰等級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