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廣電大廈七樓有間不起眼的辦公室,平日這裏少有人來,因為,欄目組常年奔波在外拍攝節目,留守辦公室的隻有上了年歲的老張頭。所以,除了欄目組成員歸來的幾天有人來訪,平時這裏可謂是門可羅雀。人們不來這裏的原因倒不全是因為欄目組常年不在,而是對這間辦公室心存敬畏,因為,該欄目組拍攝的節目有些另類,叫做“詭異收藏”。節目中大多藏品都有著不一般的來曆,有些,甚至能牽涉出讓人毛骨悚然的事件來。所以,人們擔心一旦來過這裏就會沾上晦氣從此倒黴。
老張頭每天起得都很早,今天也不例外,當他來到廣電大廈走進辦公室時,整個樓層除了個別清潔工,沒旁的人。
剛進辦公室,電話鈴就響了。
“奇怪,這麼早就來電話。”他嘟噥著接通電話,問,“您好,請問是哪位?”
“請問,您是負責人嗎?我這裏有件東西想請你們給掌掌眼。”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上了年歲的男人聲音。
“真不湊巧,欄目組去外地拍攝了。要不,我先幫您登記一下,等他們回來後再聯係您。”
“那行,有勞了。”
接下來,老張頭將電話那頭報來的信息一一作了記錄,並告訴對方,即將和對方聯係的是欄目組節目策劃人周文。稍後,他給遠在濟南的周文打去了電話並說了這事。周文說,濟南的拍攝工作已經完成,今晚就回南京,明天,會安排時間去見見那位先生。
第二天一早,周文來到台裏,走進辦公室,看到製片主任筱雯已經在了。
“這麼早啊,我正有事想找你呢。”擱下公文包,周文對筱雯說。
“哦,什麼事?”
“昨天,老張頭說有人報線索,要咱們幫看件東西,如果今天你不忙就一起去吧。”
“行,正好帶子用得差不多了,要去買幾盒。對了,今天要去的地方是……”
“哦,不遠,就在鼓樓區,開車也就三五分鍾的事。”
鼓樓區在市中心,這裏商戶雲集,南來北往的商人在此設鋪經營,平日裏人頭攢動,一派繁華景象。
周文以為,今天要去的地方可能是個商住樓小區,或是單門獨戶的院落,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那個地方不僅跟鼓樓區的繁華景象大相徑庭,而且,還充滿著詭譎的氣息。
按照地址,兩人很快來到了位於鼓樓崗附近一個老建築區。這時,原本晴朗的天空變了臉,不僅涼風陣陣還飄起了小雨。
讓兩人感到詫異的是,這個建築區不僅老還很亂,到處散落著被遺棄的家具和鍋碗瓢盆,這樣的情景,與幾步之遙的繁華街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奇怪。”筱雯麵露疑惑,說,“我在這裏工作有幾年了,對鼓樓區不算是了如指掌,但也不至於不知道這裏還有這麼老的居民區。”她被看到的景象給弄糊塗了。
“是啊。”周文也感到疑惑,“從建築格局上看,這些房子該有百年以上的曆史。按時間來看是久了點,但都是普通的民房,應該不在文物保護範疇,怎麼沒被規劃重建呢?而且,你看,那些房子都塌了,這地方能住人嗎?”剛說到這裏,不知從何處刮來一陣涼風,那風來得突兀,地上的枯葉被卷起打到兩人身上,讓兩人產生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好像這風是奔著他們來的。周文有了異樣的感覺,說,“小雯,我看,這地方不像是住人的地,咱們還是......”言下之意,想撤。
“嗬嗬。”筱雯笑眯眯地接過話頭,“怎麼,想打退堂鼓?不會吧,一個大老爺們被一陣風給嚇著了,這可不是文哥你的作風哦。”
周文臉上一熱,忙辯解:“誰說我打退堂鼓了。我是說,這地方不像是有人嘛。萬一那人不在這裏,瞎找的話不是浪費時間。”
“是嗎?嗬嗬。”這樣的解釋很明顯是在欲蓋彌彰,筱雯忍不住笑出聲來。
周文被她笑得更是尷尬,正要解釋解釋,兜裏的手機卻響了起來。
“喂,是周先生嗎?你們大概幾點過來?”電話是那個報線索的男人打來的。
“哦,我們已經到了您說的地方,可是……”
“可是覺得不像是能住人的地,是吧?”沒等周文說完,男人就搶過話頭說。
“對呀,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沒錯,你們看到的隻是部分已被規劃的拆遷房,我家就在那些老房子後頭。”
“哦,原來是這樣,那您……”
“你們看到石板路了嗎?”那人問。
周文低頭看看,果真看到有條石板路,剛來的時候由於路上雜物眾多他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