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斬台在整個帝都皇城的最南邊,以修築皇城的土方夯實搭建而成,高三米,長五十三步,寬五十二步,北側是更高的高台,讓監斬官坐的地方,在高台上可以俯瞰下麵的一切,每一個角落都看得清楚。
相傳監斬台是第一巧匠宇文軒的作品,他同時設計了整個帝都的建築規劃,監斬台下麵是木石相間的欄杆,有重兵把守,更外圍是帝都普通百姓,密密麻麻的擠著,想要看帝都百年不曾一見的,十八個封國國王的斬首儀式。
帝都一脈在禁錮了十八國封王之後,以迅雷之勢,派大兵壓境,一舉破了眾封國的國都,每到一處,下令搶掠三日,士兵振奮,摧枯拉朽一樣的攻城略地,此時的分封國才醒悟過來,帝都高台上的那位很少有人見過他真實麵目的人早都已經要下決心除掉封國,否則,怎麼會這樣迅速,一切不是一場巧合。
各地的傳言裏麵,有一種讓這場血腥的殺伐籠罩上甜蜜旖旎色彩的論調悄然而走……
有人說,這一次的兵變,不過是因為朝堂之上的那個神秘莫測的男人,一直愛著的人不是後宮裏的李妃,而是芷國王後寧珺瑤,說的活靈活現,據稱他們年輕的時候,曾經有一段遊曆的生涯,當時的聖上還是一個淹沒在眾皇子中看不見的人物,和葉擎滄一起,在芷國的弄水溪畔遇見了當時還不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寧珺瑤。
美人和君王,從來都是佳話,最終寧珺瑤卻是跟了葉擎滄,中間旖旎的部分,說不清道不明,後人隻知道,當今聖上對芷國格外的垂青,不僅減免賦稅,每年還會將天下珍寶中最美的新珠都送去芷國的皇宮,隻為了美人一笑,哪怕是看不見。
這一次來朝,寧珺瑤明媚的顏色,讓這個久在深宮中的帝王終於發現,原是不能替代,於是,血雨腥風……
人們說著這個話題的時候,臉上都帶著神往的模樣,將那個深宮中的帝王塑造成一個在愛情裏沉溺的可憐人的樣子,哪怕是鐵蹄踏破城池。
更能佐證這一訊息的是誅封王之後,皇宮裏傳出的第一道令,就是所有封王的女眷通通看押,不準傷害絲毫,寧珺瑤獨居芝蘭苑,派人小心看護,不得有失。
一時間,朝野中暗流洶湧。
皇甫燁換了一身衣衫,才出現在監斬台上。
進場,身上著金色暗紋長衫,隱約繡著吉祥如意的圖案,頭上帶丹羽珠冠,兩邊兩條紅纓帶係在脖頸下,內裏是一身細白軟緞,潔淨整齊,整個人臉色雖然蒼白,可是眉峰犀利,狹長的雙眼帶著令人無法小覷的劍鋒,腳上踩祥雲履,一點沒有傷病的模樣。
一進來,幾個一起監斬的朝臣紛紛的跪拜下來,為首的是穆和峰尚書,穆和峰在官場中混跡已久,行大禮之後,寒暄幾句,就退到一邊去,目光不住的看向監斬台上的人。
皇甫燁抬頭看,天色陰沉,顯然是又要下雪,高台之上端坐的人正是他的二哥皇甫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