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劃4
度過艱苦的生活
1944年秋,內爆式與手槍式結構所用的炸藥試驗達到了高潮。由於發現鈈彈根本不可能采用槍式結構,至少在這方麵科學家們的任務輕鬆了一些。他們不必再試驗以設法達到槍式鈈彈所需的極高壓攏速度。
直到1944年12月,科學家們才試驗了真正的槍式結構武器。通過試驗表明,采用槍式結構的鈾彈毫無提前起爆的危險。因此,隻要橡樹嶺工廠能夠生產出足夠數量的鈾-235,這種原子彈立即可以製成並交付使用。
然而,橡樹嶺工廠的生產卻落後於原定進度,而且麵臨巨大的技術困難。預計到1945年8月前,不大可能生產出第一枚原子彈所需用的全部金屬鈾。
內爆式結構的試驗雖然在全力以赴地進行,但情況並不理想。開始的一批試驗未能取得肯定的結果。10~11月持續不斷的試驗也未能表明所采用的透鏡形炸藥能否產生真正對稱的衝擊波。
12月14日,試驗小組又改用了完全新的方法進行了一係列新的試驗,這時才第一次看到了可能獲得對稱性衝擊波的跡象。幾天之後,格羅夫斯和科南特訪問了洛斯阿拉莫斯,以便親自評價內爆式試驗進展的程度。
他們兩人雖然在公開場合都表示對試驗結果非常樂觀,並與奧本海默打賭,看他能不能在槍式原子彈有足夠的原料之前就製成內爆式原子彈,但他們私下卻表示對內爆式原子彈的前景非常擔憂。
他們估計,內爆式原子彈的威力最多不過850噸左右的TNT當量,甚至還可能小於此數。確實,一方麵,由於當時人力物力都十分缺乏,他們都十分懷疑這種武器能否在1945年內試驗成功。另一方麵,訂貨也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工業界看到戰爭快要結束,開始放鬆了軍事訂貨的生產,從而為內爆式試驗帶來更多的困難。
在人力方麵,奧本海默雖然得到了特種工程支隊的大力支援,但仍感人手缺乏。他無法支付像其他工業那樣高的工資,同時,當年冬季洛斯阿拉莫斯的氣候特別壞,也使一些人不敢問津。
直到1944年11月至12月,他才好不容易招聘了200人,但到了1945年2月,其中約有1/3卻聲稱由於環境過於艱苦而辭職不幹了。
在1944年漫長而嚴寒的冬季,由於洛斯阿拉莫斯居民生活方麵的困難,使得隊伍的士氣格外低落。住房短缺仍然是嚴重的問題。
麥基建築公司在12月完成了第三期的住房工程,但由於新的人員大量湧入,致使房屋短缺的情況並無改善。
在住房分配方麵,由於規定科學家比技術員有優先權,又產生了新的矛盾。甚至在采取了這樣的政策後,即對不帶家屬到洛斯阿拉莫斯來的技術員每人發給100美元津貼,也絲毫沒有減輕對住房的壓力。
同時,在整個冬季,水的供應嚴重短缺。經過常年積雪,山嶺的輸水管線經常發生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