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繼續做著心髒複蘇,抬起頭告訴我“馬上打電話給家裏人,你媽不太好了。”
我聽完後,心情瞬間跌入極點,開始打電話,可這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打給誰了。
可接下來醫生的一句話,讓我瞬間懵了。
“你是需要我繼續做搶救還是停止。”
“當然搶救啊,”我疑惑的問道。
醫生的下一句話,讓我的心徹底碎了。
“你媽媽已經走了。”
雖然媽媽已經走了好幾天,但每次回想起當時的那一幕,我的眼淚真的忍不住,包括我在寫這一段的時候,也是含淚寫完的。
媽媽走的很安詳,家裏人都來了,有人說,人在死的時候,靈魂會出鞘,能看到自己的肉體還有現場的人。
我想媽媽看到許多家人為她難過哭泣,心裏肯定會感到安慰的。
媽媽走了,算是一種解脫,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用每天打針,雖然我很舍不得,但隻要她舒服了,我犧牲再大也無所謂。
曾經我想過無數次媽媽離開之後我的心情如何,雖然我有所準備。
可當看到媽媽靜靜的躺在床上沒有任何呼吸的時候,我當時的心情隻能用崩潰來形容。
6月23號,媽媽被推進火化前,望著那張熟悉的麵孔,我哭瘋了,我跪在門口大聲呼喊著,我知道以後再也看不到她了,我就是要大喊,用最大的力氣喊,我知道,這輩子,也隻有這個時候是我能在她麵前叫她最後一聲媽了。
媽不在了,家裏變得空蕩蕩,每次看著媽媽的遺物,我都會忍不住流淚,但事實已經是事實,無法改變,生活還要繼續。
今天我寫了這些內容,目的也是對母親的一種懷念,她才52歲,太可惜了,但我也想告誡一下還有媽媽陪伴的朋友。
不管身在何處,經常給家裏打個電話,不要總是嫌棄媽媽的嘮叨,因為她那是愛你的表現。
有媽嘮叨是幸福的,多回去看看媽,不等到失去之後才感覺媽的重要性。
有媽,家像個家的樣子,沒有了,家裏都會感覺空,少了點什麼。
最後,訴說一下《醫手探花》這本書構思的原因。
石榴裙下並不是一個懂中醫的人,但看著媽媽得病,醫生卻無能為力,當時我就在想,如今醫學那麼發達,為什麼連個癌症都攻克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如今每天死於癌症的多少人,我多麼希望有一個神醫的出現,能夠拯救蒼生。
於是我將現實不能實現的問題,寫進小說裏,希望能夠在小說中將不能攻克的問題攻克。
於是才會有趙小虎這個人物的出現,這時候大家可能會明白,為什麼林秋伯是一名西醫並且研究的主要便是惡性腫瘤。
媽媽所在的醫院就是西醫院,我就想將這種現實的情況反應在小說裏麵。
希望能夠出現趙小虎這樣的人物拯救大家。
這本書我自認寫的還可以,畢竟一個非專業人士寫了那麼多有關醫學的知識,我覺得還可以,但也有人感覺很爛。
但我的習慣就是,從始至終,不管寫的怎麼樣,完本才是我的目的。
說了這麼多,就到這吧,這些日子這些話沒人訴說,我隻能發到這裏,如果媽媽能看見,我想她會高興的。
媽,希望你在天堂,能夠大口吃飯,自由自在,如果有什麼需要,給我托夢,家裏的一切我都會打理,放心吧。
如果有來世,我還當您的兒子,媽,我愛你,很愛很愛你。
2015年6月24日20點零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