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學堂思學佳人晚約(1 / 2)

教育是個什麼東西?它始終出現在我們身邊,可以說是伴隨我們終老一生。小時候,父母第一次明確的叫你使用筷子,這是教育;第一次學會洗衣服,這是教育;第一次叫你怎麼怎麼樣的尊卑有序的對待親人、朋友、領導,這也是教育;雖然,教育它時時刻刻的出現在我們身邊,就像是空氣就像是水一樣,但是這個看不見的東西真正是個什麼樣子呢?

吳自強這幫子人,無論是主動的選擇了師範生,還是被迫於命運的屈服選擇了師範生,也不論以後是不是從事教師這個行業,但他們至少在學校的這段時間是少不了接受師範教育,也許他們真的哪天慢慢的就開始了解到了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星期一的上午前兩節課是難熬的,而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日子肯定不會很容易的結束,在鍾老師狂轟濫炸的兩節高等代數課後,能夠還很有精力的那是的人要麼是數學的牛人,要麼是數學的爛人。牛人可以徜徉在鍾老師的數學王國,感受著思維縝密的美,而爛人則早已放棄了自己,手機是他們最好的伴侶。而大部分的人則都是遊走在牛人和爛人之間,一會兒這個聽懂了有意思,一會兒那個是什麼鬼東西。

走出教室的彭海波大聲疾呼,“終於解放了!”。

莎露倒是很輕鬆的說了一句,“星期一的陽光真好呀!”。大家不自覺的把目光投向了他,回以微笑。

來到這個學校已經將近一個月,雖然依山而建的學校山路十八彎的,但再男再曲折的路也抵不過腳步的丈量。從數學學院去往第一教學樓的路上他們經曆過,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商學院,他們聽到過鋼琴,吉他,看到過真美橋,珍珠湖,噴泉和美女,十幾分鍾的路程是一次對這個學校的再認識。

鈴聲響起,一個身材中等偏瘦,禿頂的中年男子走進教室,他手持教案,胳膊裏夾著教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上教育學”,他老練的對著台下大約兩百多人說,一點也不顯得緊張,倒是有種曾經滄海的感覺。

台下的學生本來也就是來蹭學分的,沒幾個人會對這個將近兩百多人的大課感興趣,他話音剛落,台下就嗡嗡一片,根本沒幾個人聽他在講台上說的是什麼,甚至,吳自強根本就沒聽清他叫什麼名字。

他努力的聽見了一個疑問,使得他陷入了片刻沉思,“什麼是教育呢?你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教育學的理論如何才能指導你以後的教學任務?”。

本來就對教師不感興趣的吳自強,心想我才不關心怎麼用到教學任務,但是他的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使他多想了,什麼是教育?

回憶自己這將近十幾年的學校教育,教育才的自己覺得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就是懂的寫點作文,吹捧一份,算幾天沒使用的數學,對其他覺得一竅不懂,他神不以為然。

“教育就是個屁,教育就是為了掙錢,為了暑假補課,課後補課轉補課費,其他啥也沒有。”,彭海波氣氛的對身邊的露莎抱怨道。

彭海波的話好像是觸動了露莎什麼神經的一樣,他滿臉生氣的衝彭海波發怒道,“一孔之見,你除了坐井觀天看待世界你還能不能敞亮點?不是每個教師都像你說的那樣的銅臭好不啦!”。

吳自強還是沒忍住的用手摸摸了坐在自己前麵的張超樂,“你覺得教育是什麼?”,張超樂沉默了一會兒說,“教育不過是教育你人怎樣才能稱之為人,教育人怎樣才能養活自己吧!深刻的理論我也不懂。”

聽到張超樂的回答,吳自強深深地認同,“教育不過是讓人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東西,當然教育也必須能讓人吃飽飯,不但是教育人會詩書禮樂,當然也得教育人打鐵沽酒謀生,要不然怎麼生存,連自己都養不過還談教育何用。”

但是,吳自強的心裏的教育是更具體的,更細化的,他是父親教遊泳,是母親教他釘扣子,是數學老師教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組,這些人的理論他實在是沒想的太多,也實在是他那時候的高考下,沒有時間也不允許想的,他隻能被允許想怎樣結題,怎樣背書,這些本質的東西,他也不會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