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庵的日子恬淡而平靜。雖是暮鼓晨鍾,粗茶淡飯,然而這份安寧,在戰亂時期卻顯得難能可貴。紅塵裏,權與欲的追逐離這山裏的日子似乎有幾億光年那麼遙遠。隱世未必不是避禍的最佳方式。
幸好陳圓圓與杜小夢,這兩位絕色佳人,對紅塵裏的愛欲貪嗔都絲毫不加留戀。一個沉迷於佛經,一個沉浸於母愛。她們都忙,一個忙著解讀佛經,一個忙著照顧一雙兒女。
這一雙粉雕玉琢的龍鳳胎確實可愛漂亮,集父母的精華於一身。算來,他們也是正宗的皇子皇孫,乃當今聖上的親弟。因此,當陳圓圓問起嬰兒取了何名時,小夢隨口笑答:“男孩叫孟小龍,女孩叫孟小鳳,因為他們是龍鳳胎嘛。”“這倒貼切,又好叫又好記。”陳圓圓也露出難得的笑容。她對這對義子義女也有說不盡的疼愛,禮佛誦經之餘,黃昏日落之前,她也常常和小夢一人抱著一個嬰兒到庵後的山林散步,采摘野花與山果。隻有這個時侯,那屬於塵世裏的紅暈才會重新氳上陳圓圓蒼白消瘦的雙頰。
這個失去愛人的傳奇美女,幸好還得馬寶的疼愛。馬寶不說,陳圓圓沒有察覺,但聰慧的小夢將這份暗湧的情流觀察得十分透徹。在這兵荒馬亂之際,陳圓圓一心修行,堅持吃素,每天青菜豆腐,小夢十分擔心她的營養問題,可是,還有另一個人更為憂心她的消瘦與蒼白,那正是昆明的守城主帥馬寶。馬寶不論守城任務多麼艱巨,他還是念念不忘命親兵上山為陳圓圓送菜送肉送雞蛋。陳圓圓不吃葷,但是為了要給杜小夢與一對龍鳳胎吃,她倒是來者不拒,一概親收。於是杜小夢就在馬寶愛屋及烏的照顧之下將一雙兒女養得白白胖胖。
自從吳三桂死後,清軍與吳軍的交戰就來了個大逆轉,所謂樹倒猢猻散,吳世蕃的影響力與戰鬥力已經不能與吳三桂時期相比了。激戰數月來,吳兵但求保得都城衡州與老本營昆明,哪顧得其它。
眼下,率清軍全力攻打昆明的正是安親王嶽樂,馬寶拚命死守。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坐困山城,任糧草坐吃山空是眼下最大的困局。
然而焦灼的並非隻有守城官兵,還有三聖庵裏的杜小夢。她猜測,或者說她渴望嶽樂的身邊就是她朝思暮想的福臨。她早已放棄了福臨會在放鶴亭苦等的想法,因為按照事先的約定,他們若不能在放鶴亭相逢,那她一定是在陳圓圓這裏尋得蔽護。憑他的聰敏,憑他的能力,他不可能找不到她,而要救到她,依目前的形勢,極有可能是和安親王嶽樂並肩作戰,就等著破城救美了。
小夢常常懷抱嬰兒,眺望著城垣的方向茫然失神。那目光,既有焦慮,有渴盼,又有柔情,有傷感。城破的那一天,就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她熟知曆史,知道這一天終究會來。她既渴盼著這一天,又希望這一天晚點到來。因為她的期盼,便是對陳圓圓的愧疚,這使她的心情變得錯綜複雜,時常感到心亂如麻。
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而且來得那麼突然。那個時辰,三聖庵的早課剛剛結束,小夢剛剛給寶寶們喂完奶,換完尿布,她立起身子還未整好衣襟,就聽見庵堂前院傳來的嘈雜急促的人聲,不,不止有人聲,還有馬嘶聲。小夢臉色頓時緊張起來,不會這麼快吧,她不假思索地取出背帶,將一個嬰兒背在背上,另一個嬰兒綁在懷裏,隨身收拾了一個簡得不能再簡的包袱。忽然,她緊張的神色舒緩,笑意漸濃,城破了,那麼,會不會是孟飛,會不會是孟飛上山來救她了。
她這麼一想,幾乎是飛奔著跑到前院去,心中狂喊:“福臨,福臨,我在這兒,我們在這兒,終於等到你了,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