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夢若有所思:“也許,還得配合天時地利。我記得第一次穿越的時侯出現了日全食,你記得我跟你提過日全食吧?當時,我還是董顎妃,我希望你在日全食的時侯想起我,記得麼?不知道湯若望還在不在?他懂得天文地理,他可以預見日全食出現的日子,我們去拜訪他好不好?”
孰料,還沒找到機會拜訪欽天監湯若望,大清朝已經風雲驟變。
是的,大清朝陷入一片混亂。康熙整日與大臣們忙著議戰局,就連一向穩如泰山的孝莊都坐不住了。這次,大清真的到了危及存亡的時刻。
早前嶽樂軍兵敗後,南昌、九江雖然為吳兵重新占領,但吳三桂怕再出韓大任的亂子,乃命南線吳軍按兵不動,隻守不攻,暫緩渡長江。吳三桂自己趕赴四川,親自指揮與清軍軍機大臣莫洛的決戰。很快,莫洛軍被全殲在陽平關,莫洛戰死,清軍損失十多萬。吳軍分兩路乘勝追擊,一路由王輔臣追擊貝勒察尼占領西安;一路由吳三桂帶兵從漢中出發,很快占領了鄖陽、均州。
至此,大清朝的主力部隊幾乎已被吳三桂打垮消滅。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地方官紛紛逃往北京。孝莊氣得差點暈過去,大罵群臣:“吳三桂有三頭六臂啦,把你們嚇成這樣子?”
康熙命圖海繼任為軍機大臣,調蘭州清軍回守延安。沒想到圖海軍一到固原,就被吳三桂用計,兵分兩路包抄,打個落花流水,十二萬清軍隻剩下不足兩萬。如今,整個大清朝的兵力竟不足二十萬,與吳軍相差懸殊。
驕傲自大的吳三桂卻並不趁勝追擊,而是大搖大擺的於湖南衡州稱帝,建立大周朝。
清廷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囂張,拿他沒有辦法,因為已經調不出可用之師了。各地用於製衡吳軍的兵力本來就十分有限,比如嶽樂軍隻有五萬,可是南線吳軍就達十七萬,如何動彈?清朝似乎陷入了僵局。
連日來,孝莊都一籌莫展,茶飯不思,這些,福臨都看在眼裏。而玄燁麵對一盤散沙的戰局也是焦頭爛額,無力回天。暗悔自己當初的魯莽,甚至責怪群臣,當初怎麼就沒人看出撤藩就會逼得吳三桂造反呢?
福臨看著這一切,心裏暗暗下了個決定。
當日,小夢不解地問他:“看起來大清真是沒救了。吳三桂一定會羸的,可是,為什麼曆史會是這樣呢?嗯,我想想……哈,對了,我想起來了,曆史課本裏好象記載,吳三桂稱帝三個月後會病死,樹倒猢猻散,到時清軍就會羸了,是不是?哎呀,我看見太皇太後茶飯不思的樣子,真想直接把曆史答案告訴她,叫她不用擔心了。可又擔心她起疑,纏著我問這問那的。你說我到底要不要告訴她呀?”
福臨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卻笑道:“你不是一直想離開皇宮嗎?今晚我們就走。”
小夢大感意外:“真的?怎麼忽然說走就走?”
福臨悠悠答道:“為了大清。吳三桂三個月後即使不病死,也會死在我手裏。總之,他死路一條。這就算是我為大清做的最後一件事,是我對皇額娘的反哺之情吧。”
小夢沉默,緊緊抓住他的手。真正福臨下定決心的時侯,她從來隻有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