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聚散兩依依(1 / 3)

當然,杜小夢錯過了日全食。

事實上,那天日全食究竟有沒有出現根本無人關心,也許隻有湯若望一人清楚罷。當時董鄂妃正處於昏迷狀態,皇上大發雷霆,整個皇宮差點鬧翻。人人惶惶不安,誰還有心情關心天象?後妃們大多密切關注董鄂妃的病情,對皇上因此爆發的雷霆大怒妒忌不已,也時時派宮女們打探進展,巴不得董鄂妃就此魂歸九天。

死倒是沒死成,但這一場病,出乎意料拖得格外久。這次病倒,小夢能感覺到比以往更加嚴重,身體明顯虛弱許多。起初的兩三個月,她甚至臥床不起,稍一動彈就又咳又喘,渾身酸痛。之後稍好,能夠下地走動,但也僅僅如此而已,想要出宮又蹦又跳,純屬妄想。因此打算偷偷地單獨見見湯若望的想法也隻能悄悄擱置。

她生病不久後,儲秀宮悼妃去世,年紀輕輕,死得格外離奇,之前沒有任何征兆。悼妃應該也是順治之前較為寵愛的妃子之一,但她偏偏死在董鄂妃病倒期間,福臨一心撲在董鄂妃身上,竟也不多加過問,隻下旨封賞厚葬而已,盡管她死的時侯肚中尚懷龍裔。死因引得整個後宮議論紛紛,議論的焦點竟有意無意都指向入宮多年未孕的淑妃。小夢在病榻之際,聽春夏秋冬四位侍婢閑聊說起。

小夢嚴厲斥責了她們,她明下嚴旨:不論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不論整個後宮議論得如何紛紛揚揚,但在她承乾宮裏,她不想聽到這些閑言碎語,更嚴令承乾宮的奴才婢女在外麵亂說。

但這件事讓杜小夢的心更寒涼,後宮生活果然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先是四皇子被害死,然後是自己被害,再是悼妃,還有兩個被折磨的心理扭曲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女人。

真是夠了,她真想逃離這裏,回到二十一世紀——那個隻有一夫一妻人人平等不用擔心隨時掉腦袋的文明社會。可是什麼時侯她才能去找湯若望,就算找到湯若望,他又能夠解開謎團指給她一條回家的路嗎?

而萬一如願能夠回去,她又怎麼能舍得下福臨。這大半年的相處,他已經深深印在她心底了。那麼深那麼深的烙印,一想到要離開他,她就心痛難忍。

留也不是,走也不舍,聚散兩依依。這一番愁緒,隻有她自己明白,反反複複的惦量,常常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不知不覺,生病已經有半年了。這半年來,除了處理不完的朝廷大事,福臨幾乎陪伴在她病榻旁。他陪著她下跳棋,陪著她聊天講笑話,她陪著他看儒家經史,陪著他畫畫,甚至有時,兩人默默不語,隻是相互依偎,含情脈脈,也覺得溫暖愜意。

這年冬天,庶妃唐氏生下皇六子奇授,沒過多久又出天花夭折。於是小夢跪稟皇上,她願收回第三個要求,請皇上為龍裔子嗣考慮,也常到別的妃嬪那兒走動走動。這當然是借口,皇三子玄燁早已出生,他未來將是一個很好的皇帝,有沒有更多子嗣已無關緊要。

福臨扶起她,深深地看著她,既愛戀又迷惑。有時董鄂妃很大度,有時又很小器,有時很活潑,有時又很安靜,有時很樂觀進取,有時又很多愁善感。她象一部他看不懂的天書,但好學的他願花一生去閱讀。

順治十六年,這位有政治理想政治抱負的英俊少年天子,經過親政數年的努力,終於取得文治武功方麵的建樹。在文治方麵,他懲製科場弊案,嚴懲貪官,規定贓滿十兩者,流徙席北,發內帑銀三十萬,以其半賑濟雲貴貧民,一半當作兵餉。對易服、剃發、圈地、占房、投充、逋逃等六大弊症也有所鬆緩,加以完善,並且始終力排障礙,傾心漢化。在武功方麵,他克雲南,平定雲貴五省,打敗鄭成功,七月份鄭成功圍攻江寧,但僅過一個月就大敗歸閩。他又命吳三桂鎮雲南,尚可喜鎮廣東,耿斷茂鎮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