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隻繽紛的蝶,周身馳騁紅黃藍綠各種色彩,絢爛奪目。蝶翼如孔雀羽一般泛出熠熠光華,不知是那位能工巧匠,在蝶翼上輕輕描繪了色澤亮麗的金邊。這蝴蝶若不是被一根細細的棉線牽引,恐怕此時已飛出畫簿。
南榮烽看了許久,隻見下方寫著兩個字,他認得前一個字是風,後一個便不認得了,於是輕輕拽了出月的衣袖道:“出月姐姐,這個字念什麼?”
出月望了一眼畫冊,笑道:“箏——風箏。”
“這不是紙鳶麼,什麼時候成了風箏?”烏黑的眼睛多了疑惑。
“風箏便是紙鳶,隻是風箏能在空中發出鳴響,似是被風彈奏一般,故名風箏。”
“風箏可以鳴響?”南榮烽的眼睛睜得老大。
“是啊,風箏還可負人翱翔天際。”出月將畫冊又翻了幾頁,伸手指給南榮烽看。
畫上是一隻巨大無比的紙鳶,並不像上一幅圖畫那樣美麗,卻像是寺裏求來的平安符,呈三角形狀,頭尖尾寬,平滑簡潔。畫上那人像是在蕩秋千,僅需坐在粗麻繩固定著的小木板上便可以飛翔於天地間。
畫麵上僅有一行小字:狄國,風箏可載人。南榮烽認得這幾個字,十分得意。
再翻一頁,南榮烽便又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了。這幅畫是一條蒼龍,神龍吐霧栩栩如生,整條長龍由一個個小圓片串聯而成,神龍擺尾數百尺長,蔚為壯觀!
午膳過後,出月剛走進藏書閣,便看到南榮烽趴在案上,望著畫簿出神。
為了了解這諸多奇異的紙鳶,南榮烽一天下來認識了不少字。
第二日,南榮烽一入藏書閣就見到出月伏在案上寫字,原來少傅的字如此壯觀,淩厲的筆鋒中平添了婀娜,像禦林軍的凜冽劍光,像鑾陽殿上妖嬈的舞姿,小小少年的心靈中滿是好奇,原來寫字也可以這般好看!於是纏著出月把著他的手寫了一天。
當晚倉平帝看到了小兒子的字帖,誇他的字竟然有臨陽長公主的筆跡。歐陽夫子看到這幅字,讚美之詞滔滔不絕,這讓南榮烽頭一次覺得,原來自己也能得到他們的表揚,得到父皇的認可,心中說不出的愉悅。
南榮烽日日在藏書閣裏玩耍,不知不覺已過了十餘天。
一日,南榮烽正在臨帖,突然問:“出月姐姐,這書上說‘上者,民之表也’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說,天下的統治者,就是黎民的表率。比如像你的父皇,勤政愛民,天下可鑒,這樣的人才會受到黎民的擁戴。”
五皇子皺了皺眉,“什麼是勤、政、愛、民?”
“勤政就是勤於政事,愛民就是愛護子民。”對於南榮烽的疑惑,出月耐心地一一解答。
“我以前把小順子當馬騎,就不是愛護子民了吧?”南榮烽若有所思,突然望向一旁的小順子,“小順子,我以後會好好愛護你的,你一定要要擁戴我哦。”
小順子嚇得“咚”地一聲跪在地上,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