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鋼琴王子葉龍(2 / 2)

卡農不僅滲透到了電影,歌劇等有聲音的領域,還向文學領域滲透。這個以卡農為背景的小說,依照卡農音樂中的對位法,采用了人稱賦格對位法來寫作,從一個令側麵詮釋了卡農的純愛的內容和形式,讓愛在古典和詩意中交織。

“卡農有著一種能讓你在絕望中得到希望的力量。”

“不知道你見過流星沒有,我以前以為人死了就會變成一顆流星劃過天際,其實不然,隻有當一個人在最幸福的時候死去他的靈魂才能變成一顆流星。”

正格的卡農,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節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據它們之間的音程距離稱呼,如同度卡農、四度卡農、五度卡農等。在正格卡農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農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調性重疊;其中四度、五度卡農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調性統一外,也可采用嚴格模仿,使答句轉入下屬調或屬調。

葉龍手指尖的《卡農》漸漸的消失時,音調又轉到了《愛的旋律》,優美的旋律帶人進入了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愛的旋律》是“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一首鋼琴曲。此曲每分鍾138拍,節奏非常快速,為 B大調,5個音為升調,這5個音分別是C、D、F、G、A,“哆”正在B鍵上。全曲共57節,分13句,其中到11句時應重雙到開頭到第4句,再連接至第12、13句結束。

可是優美的旋律並沒有就此結束,葉龍的指尖再次彈奏出了《婚禮進行曲》。

人們熟知的《婚禮進行曲》共有兩首,分別為門德爾鬆和瓦格納的作品。門德爾鬆的《婚禮進行曲》是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所作的配樂。樂曲以響亮的小號聲開始,接著進入到一段莊嚴的列隊進行音樂,接下來是較輕鬆活潑的進行曲,重複兩次後與木管樂器的優雅聲混為一片,逐漸淡去。

在非教堂婚禮中,更為普遍使用的是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這是瓦格納所作歌劇《羅恩格林》的第三幕中貴婦們引導新人入新房的混聲合唱,改編成管旋樂就成了現在的《婚禮進行曲》。這首樂曲曲調優美,速度徐緩,莊重中不失抒情,是新人入場的絕配。

也許正是因為音樂本身的浪漫和莊重,後人多習慣在新人雙雙步入結婚殿堂以及婚禮進行當中演奏或者播放瓦格納的這首《婚禮進行曲》;而同樣膾炙人口的門德爾鬆為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所作配樂中的《婚禮進行曲》,則更廣泛地用做婚禮的開始曲或結束曲

所以對兩首樂曲都割舍不下的新人,常常會用瓦格納的為進場曲,門德爾鬆的為退場曲。

這首婚禮進行曲是降B大調,2/4拍,中速,複三部曲式。前麵有一個短小的、莊嚴的引子,A段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副題。然後是樂曲的中段,它轉到了D大調,這個曲調是從A段發展而成的。再然後是A段,主題再現,轉原調,接尾聲結束。

隨著葉龍的指尖離開鋼琴鍵的時候,優美的旋律嘎然而止,眾人都紛紛從這段優美的旋律中清醒過來,雖然葉龍一共彈了三首曲子,但是在聽者聽來就像是聽一首曲子一樣,三首曲子之間的銜接沒有一絲讓人覺得不自然。

“沒想到老公(葉龍哥哥)的鋼琴彈得這麼好聽哦,這不行,以後一定要買一架鋼琴擺在家裏,讓他彈給我們聽。”夏小萱和吳筱月同時如此想到,兩人好像猜到了什麼,相視而笑。

韓玲更是對葉龍疑惑不已,她實在不明白一個隻有16歲的少年為什麼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人一樣,而且懂得如此之多,就連彈奏出來的鋼琴曲都十分的優美動人,引人入勝。

或許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韓玲看著舞台上的葉龍,臉帶笑意的如是想到。

白瑩瑩更多是佩服,她第一次見到葉龍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個男孩很花心,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證實了她的想法,可是也讓她自己陷入了其中,了解的越多就陷得越深,現在她已經無法自拔,隻是她還不知道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此刻聽完葉龍的鋼琴曲,她有一種現在就撲到葉龍的懷裏,告訴他她愛他的這種衝動。

“葉龍!葉龍!葉龍!”

“鋼琴王子!鋼琴王子!”

葉龍嘴角掛著他那招牌式的邪笑,從椅子上起身,答謝觀眾,而且他似乎很喜歡鋼琴王子這個稱號。

葉龍,當之無愧的鋼琴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