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二:待劍從主(1 / 2)

(1)少年。

在帝城東麵兩百裏地,山高水秀,綠樹清溪,眾山環繞。山雖無爭鋒之勢,卻連綿不斷,崎嶇陡峭,伏地百裏,有龍脈走勢。其間有一小村,雖說處於這世外桃源之地,景色優美,雖無法耕種,但自然物產豐富。卻由於此地勢,凡人難以入內,外出也得多繞個十幾裏,還車馬難過,所以此地經濟還是很落後,全村共二十八戶人家。

不過,雖然經濟不好,但小村中人人活的開心快樂。這裏不服人管,生活自在,從來沒有人想過離開這裏。據說,當初祖先在此地落根,就是為躲避世俗戰爭,禍亂。

人們在此處落根有三百年了,從不與外界聯係,也是出了個出村求學的村長,知道了外界的新奇,但除了每月與外界交換產物外,卻也不與外界過多交往,而外界知道有這麼個村後,開始還想做點大的買賣,但一打聽這村的位置後,完全打消了念頭。

村外的一小丘上,有兩個少年在小丘上跑過,在前頭的少年身材較瘦,卻有著古銅色的肌膚,看樣子是天天鍛煉的結果。後頭的少年略高於前頭的少年,身材要比前頭的少年寬厚的多,但肌膚卻泛著嫩白,像個公子哥,卻身在農村。兩人都是身著粗布大衣

眨眼間,兩人便越過了小丘。前頭的少年向後麵的少年喊道:“快點啊。”後頭的少年一道嗬嗬立馬回答道:“好。”但仍然跟在少年的後麵。前頭少年道:“你怎麼不管遇上什麼事都是嗬嗬一笑啊,好像什麼事都不能讓你動容似的。和我師傅說的那些君子真像,不過師傅說你們不一樣,但我要師傅跟你打造的成人禮給你裝一下君子還是不錯的。”

後頭少年並沒有答話,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不久,前頭的少年又叫了起來:“小羆,快到了,我要加速了啊。”說完,就提速跑了起來。這提速起來卻是要比普通少年要快的多,身形如風。幾瞬間,便望見前方五百餘米處的鐵器匠鋪。回頭望了一眼,卻見小羆竟與之前一樣,緊隨其後,。看見他回頭看自己,小羆隻是嗬嗬一笑。

這個呆子怎麼這麼快,少年心中想道。其實少年心裏知道小羆並不呆傻,隻是不太喜歡和人說話,時常嗬嗬而過。但一說起來,就大道理不斷,喊都喊不住。但小羆與自己都沒讀過書,那些道理都是和我一起聽師傅講故事琢磨出來的,師傅總是拿這事來笑話自己,還說什麼小羆似君子,卻不是君子。也不知是什麼意思。管他呢,小羆就是小羆,是我兄弟。

想來,這小子的腳力是月月扛東西走上幾十裏路,去大鎮或大城裏換東西練出來的,因為地勢的關係,車馬都沒用,村裏一直都是人力支出。這樣想起來,給小羆起名字的村長果然“不懷好意”,小羆並不是自己的親兄弟,而是五歲時從外處走到村裏來的。這麼大的孩子也不知是怎麼走到這兒的,也虧的自家母親善良,收留了他,因為那時候家家口糧緊,而且覺得這小子很怪,一問三不知,隻說自己五歲了,從東方來,不知到何處去。卻說不出名字與父母,不願留他。自家母親說:“管他是什麼人,是從何處來,隻是這孩子可憐與可愛,與我家孩子也好有個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