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海陀山下的清泉的傳說

古時候,延慶海陀山下沒有水,但在峰頂上,卻是個草豐木茂的大花園。這個百丈方園的山頂平平坦坦,周圍是蒼鬱茂密的灌木叢,中間是四季常青的花草。

傳說當年王母娘娘想在人間修造一座行宮大殿。便派四值功曹去選址。四值功曹駕著祥雲巡遊了九州十八府,最後看中了延慶北邊的海陀山。於是回宮稟奏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聽他說那是一個好地方,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第二天,王母娘娘讓車馬大臣挑選了十八頭金牛、十八匹金馬,駕起十八輛金車,並選派了護駕神,從天庭降落在海陀山的西南坡上。車子降落後,由於運載太重,在山梁上軋出了兩道深深的車轍印。直到現在,那兩條車印還有好幾丈深,人們管它叫車道溝。

王母娘娘到了山頂以後,人間的美景讓她又驚奇,又欣喜。她放眼望去,隻見山上山下,泉水清澈,林木蔥籠茂盛,花香鳥語,蝶舞蜂飛。

王母娘娘一邊觀賞,一邊下了鳳輦,金童玉女急忙在峰頂中央給王母娘娘放好座位。沒想到她剛輕輕坐下,就覺得整個山在往下沉,王母娘娘不知是什麼原因,群臣查詢後回奏說,人間的山石土木經不住娘娘聖駕!山腳裂縫了。

後來,海陀山的石頭縫裏湧出了清澈的泉水。而海陀山上,花園不再像以前那樣四季常青了,草木不及以前那麼蔥綠了,花不那麼紅了,樹木也不那麼茂盛了。但海陀山下,卻是清泉四溢,草豐木盛,變成了風景優美的好地方。龍母廟的故事

古時候,延慶裏仁堡村的四周全是水,百姓根本無法種地。即便是春天水退了,露出幾塊地可以種莊稼,種上後,到了夏天,也會被大水淹沒,最終還是顆粒無收。

裏仁堡村,有個十八歲的女孩,長得白白淨淨,很招人愛。她的父親是個酒鬼,她的母親久病不起。因為這姑娘長的漂亮,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可是姑娘為照顧媽媽,總也不應親事。

一天,姑娘到村外的河邊去洗衣裳,洗著洗著,口渴得難耐,她正想捧一口河水喝,忽見順河漂來一個蘋果,撈起來一看,這蘋果有一半新鮮,有一半快要爛了。姑娘正渴呢,就把這個蘋果吃了下去。

從此以後,姑娘的肚子慢慢地脹大,就像懷孕一般。她的父親知道了,認為女兒敗壞門風。就把姑娘趕出了家門。

姑娘無處可去,便向離裏仁堡五裏之外的一座孤廟趕去。剛到廟裏,姑娘覺得肚子疼,過了一陣便生下五條小龍。

姑娘很奇怪,雖說生下的不是小孩,是五條小龍,可也是從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呀!姑娘不忍心把它們扔掉,就精心護養這五條小龍。

一百天以後,小龍長大了,要升天成仙了,他們都跪在姑娘麵前,和姑娘告辭。

正在這時候,就聽山下有好多人叫嚷,姑娘往山下一看,原來山下又發大水淹了莊稼,百姓們正跪在地上求天保佑呢!姑娘叮囑五條小龍讓他們要做好事,還說讓他們幫忙把這洪水退了。

五條小龍出去很快把洪水退去了。姑娘一看,村裏沒有一條小河不行,於是她又說應該留一條小河,讓百姓可以洗衣服。話音剛落,裏仁堡村南邊便出現了一條小河。

辦完這些事,五條小龍便一齊騰上天空,天空中霎時出現五條閃電。小龍一走,姑娘急了,他望著空中,一伸手,喊道:“孩子——”話音未落,姑娘也飄到空中,成了仙。

山下的人,正在求天保佑退去洪水,突然洪水全退了,露出了肥田沃土,正為這事納悶,又見北山上有五條小龍騰入空中,像五條閃電一般,接著又見一個姑娘飄上了天空,他們知道是姑娘和五條小龍把水退走的。

人們都非常感謝這位姑娘和五條小龍,就把這座北山叫作龍母山。後來又在山上修了一座廟叫龍母廟。因為退水的這一天是七月二十八,所以,裏仁堡村的百姓都在每年七月二十八這天都到龍母廟裏去進香。陰陽魚的奇聞怪事

傳說佛峪口溝裏,有兩塊落在一起的巨石,因形似魚,人們叫它陰陽魚。說起這對陰陽魚,還有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北山根有個叫陽房的村子。村子有一貧苦人家,家中隻有母子倆,母親劉氏,兒子叫張三。

張三長到十八歲的時候,母親決定讓他出去找點活幹,一來掙碗飯吃,二來存下幾個錢好娶媳婦。

劉氏東拚西湊籌了點錢,買了禮物,帶著兒子來到王莊的一個遠房親戚家。這家親戚姓王,是一家有錢的財主。他們來時,正好王家缺人手,就把張三留了下來。

張三在王財主家,不惜力氣,幹活勤快,哪樣活兒都不比別人少做。可年底算帳的時候,隻給開了半個人的工錢。

張三把錢拿回家去,對母親說了,母親也覺是有點吃虧,但反過來一想,頭一年幹活,少給點也無妨,畢竟來日方長。

第二年,張三又去了,這年雨水大,進了六月,就下起雨來,一連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平地積水幾丈深。王莊地處高崗,雖說沒淹著村,可田裏也積滿了水。

天還下著雨,王財主就迫使長工們去田裏排水。

這一家的管家姓孫,人們都叫他孫狗兒,這天排水的時候,他竟從泥水裏摸出一條足有三斤重的大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