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鏈接】清朝皇帝們的曆史軼事(1 / 2)

章節7【鏈接】清朝皇帝們的曆史軼事

清代的皇帝,由努爾哈赤而起,憑借著彎弓良駒,遊走於白山黑水之間,不僅打獵,而且打仗,最終以武力統一了滿洲諸部落,進而把目光瞄準了長城內的大明帝國。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仗著兵強馬壯的優勢,愛新覺羅們終於衝進山海關,占領北京城,並且一鼓作氣打到了南方的邊疆。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宏圖大略,使其後輩輕而易舉地坐上了泱泱大國的皇帝寶座。然而,第一個接過他們權杖的順治帝卻不堪俗事的煩擾,有一天突然撇下偌大的錦繡河山,出家去做了和尚。他這一走,倒造就出一代明主康熙。

幼年就坐上皇帝寶座的康熙在坐穩自己的江山後,居安思危,在熱河的原始森林設立“木蘭圍場”,每年立秋之後都要遠赴熱河狩獵近一個月,以錘煉自己和努爾哈赤家族的尚武意誌。

在野地裏射虎,和政壇上逐鹿,快感相似。都可以滿足他們血液裏的征服欲。

康熙與其子孫雍正、乾隆,皆精於弓馬。尤其乾隆,東征西伐,打得很過癮。他在與人征戰之餘,也與天地戰——繼承了“木蘭秋狩”的傳統,厲兵秣馬,捕虎射雕,一輪又一輪地進行豬場“大掃蕩”。

他去熱河行宮的次數比康熙還多,乾隆的愛好甚至更廣泛:不僅頻繁在塞上遊獵,還熱中於乘龍舟下江南。

嘉慶皇帝除繼承了父輩的狩獵傳統外,還學會了使用槍,而且槍法非常厲害。嘉慶十八年(1815年),皇帝去熱河行宮避暑,天理教起義軍乘虛而入,攻打紫禁城。

起義軍在太監的內應下,兵分兩路:由西華門潛至隆宗門,由東華門攻入內廷景運門——直至由通道登上五鳳樓,居高臨下地與禦林軍交火。

當時諸皇子正在宮中讀書,聽到槍聲後都很驚慌,唯獨道光保持鎮定,率領幾個小兄弟取出鳥槍去養心殿搶占有利地形。

其時內延軍械庫的值班太監手忙腳亂,沒有找到鉛丸。道光反應很快,讓在場者將衣服上的銅紐扣全揪下來,混入火藥中代替鉛丸。

當起義軍翻牆而入時,道光開槍擊中兩人,其餘皇子又射傷第三人,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最後,他們隻好改變偷襲皇帝寢宮養心殿、劫持人質的作戰計劃。

嘉慶皇帝原本不欣賞這位貌不出眾的皇次子,曾懲罰他到內延跟小太監一起擦窗戶掃地。可道光在此事變中的表現,使父皇刮目相看:臨危不亂,智勇雙全,於是道光被“破格提拔”為皇位繼承人。

道光當上皇帝後,一如既往地喜歡玩槍,喜歡打獵。他晚年時,與其父皇一樣為選擇接班人的問題而傷腦筋,後來,他別出心裁地以聚獵比武的方法來選擇接班人。在這場比賽中,鹹豐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