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批評。批評不是侮辱。批評不管以什麼形式出現,其目的都是善意的。
侮辱不管采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目的都是損害的。批評,是讓人不愉快的事情。
因為,批評是對目前行為的否定。否定,不管是柔聲細語,還是言辭激烈,都會造成內心的挫折感。挫折感又會本能地引發情緒的逆反。
批評引發短暫或長久的內心不快,是人類心理的正常反應。批評是對現在之路的看法,也是對未來之路的建議。無論批評,是對還是錯,都對現在和未來,隻有好處而沒有損害。要敞開心扉的歡迎批評,要真心實意的接受批評,要誠心誠意地感謝批評。
朋友的關心可以讓你溫暖,朋友的幫助可以讓你步入坦途。要感謝朋友為你錦上添花,感謝朋友為你幫了個小忙,要感謝朋友閑暇時的走訪。
朋友,其實就是一杯清茶。有錢和有閑時,一起細細地品品,或優雅,或熱烈。
朋友,其實就是一杯咖啡。有興趣和有心情時,一起坐坐,或高聲大嗓,或竊竊私語,無意識之中,就有可能攪和出共同的事業。
做人雖然不可能達到完美,但是,還是要努力克服自己短處的。當對別人感覺不快的時候,很多時候,其實也已經讓別人同樣感覺出不快了。
當感覺被別人衝撞了的時候,最好先冷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有了不妥之處,而後,再考慮如何應對別人的衝撞。
當自我內省之後,也許對別人的衝撞就不會怒發衝冠,也許對別人的衝撞就不會針鋒相對,也許對別人的衝撞就不會不依不擾。
多一點理性,就會多一點文明,就會多一點和諧,就會少許多對手,多許多朋友。
為了情緒的意氣用事,顯得無聊,顯得缺乏涵養,更顯得沒有意義。有了意氣,也不能意氣用事,離開意氣之所,去做準備做的正事。這樣,不但會躲開不快,還會被大眾認定:是紳士的風度,是淑女的作派。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是說一個人的稟性一旦形成就無法改變。一個人的稟性雖然不變,但是,一個人的德行和信用狀況卻是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的。
因此,真正認識一個人很難。識人再難,也不得不去識。識人,這是人生的一個課題。
苦悶與惆悵,是一種心理狀態。無論怎樣苦悶與惆悵,都沒有必要對生活發生動搖;都不能對生命的意義產生疑惑;都必須微笑著迎接未來。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苦悶與惆悵就會像清晨的霧一樣慢慢地隨著的腳步散去。
事,要一點一點地做,苦悶與惆悵就會像丁香的微苦一樣,不知不覺地消融在的手指間。
理想,要按部就班地逐步實現,苦悶與惆悵就會在逐步到來的成功裏,衍變成舒適和快樂。
欣賞他人是在為自己增長才幹;欣賞他人是在給自己增加實力;是在拓寬著自己發展的道路,同時也能夠獲得他人的欣賞,可以化競爭對手為朋友,使他人的長處成為自己的長處。
欣賞他人,能夠獲得他人的好感,就能夠獲得他人的幫助。讚美不是虛偽,是涵養,是謙虛,是成熟,是美德。
讚美是對別人的鼓勵,是對別人的認可,是對別人的幫助。對後學之人讚美,他會把你當成師長來認可。
對崇敬之人讚美,他會把你當成知心學生的知心去認知。對領導讚美,領導會感受到你這個群眾反饋回來的溫暖,從而,感覺自己是群眾的知心人。
對對手讚美,對手也會崇尚你的大度和人格;從而無形中化成了競爭的力量。讚美的成本,隻是用一下溫暖而熱情的心。
朋友多以利交,利盡則友無;朋友多以情交,情改則友變。至交之友,沒有利益,也會對拔刀相助;情感相左,也依然會關照。
至交之友,不是血緣兄弟姐妹,卻和血緣兄弟姐妹一樣相應相生;可以絕對信賴。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不但不是至交之友,其實連朋友也不是,隻是同好而已。
男女之間有愛情粘合,有性別的吸引,有家庭作為永久的聚會場所,而至交之友,因為是同性,因而沒有了愛情的誘惑,沒有了性別的吸引,也沒有了共同生活的家庭場所。
能夠擁有至交之友,不在乎學曆,而在於為人;不在乎官祿,而在於心。能夠擁有至交之友,是人生的一種幸運,是人生旅途中一屢溫暖而璀璨的陽光,是人類情感的一種升華。
每個的人追求不同、想法不同、處境不同,獲得快樂的前提也不同。
不必因為別人的大成,就壓抑了自己的快樂;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委瑣,而就輕視人家的快樂。
為了追求一個成功,可以忍受一時的不快樂,但卻不能為追求這個成功而一生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