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偏執(2 / 2)

人的野心往往是在自己挫敗的情況下才會顯露出來的,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會想著從別人手中奪過來,心裏就會想為什麼別人有而自己沒有,卻從來都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野心是什麼?

野心就是指有非要完成不可的目標,一個可能遙遠、可能不切實際的目標,可能與其他人的理念衝突的目標,可能讓自己遍體鱗傷的目標,但是非完成不可。

所以一個有野心的人是一個執著的人,一個有想法的人。他對於世界、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的見解,並打算著手去改造它,把它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但野心的目標不一定非要是統治世界之類的,盡管我們經常把二者聯係在一起。商業中想一統天下的霸道總裁也是有野心的人,公司中能力強業績好地位飆升的人也是有野心的人,甚至是學校裏學業優秀社交廣泛拚命競選學生會主席的人也可以算是有野心。

話說回來,怎麼塑造有野心的人?

既然有野心就相當於有執著的目標,那我們首先應該為他設立目標。

他想要的是什麼?是改造世界,是摧毀世界,是拯救世界?是吞並對手,是打垮對手,還是聯合對手?是當小組長,是當班長,還是當學生會主席?

有了目標,還要給他一個目標背後的原因。為什麼一定要一統天下?是為了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嗎?還是隻是貪圖那種榮耀與地位?為什麼要顛覆政府?是不滿於製度?還是有自己的苦衷?

而這種野心也可叫做偏執。

野心是對外在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但是從人物內心來說,他野心的目標對他反而是在做正確的事。

比如說,你現在想寫出一篇小說,我就可以說你野心不小。

但在你看來這很正常,我不就是寫一篇小說嘛,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有什麼可以質疑的?

有野心的人的想法就和一樣,他們自己也認為目標是合情合理、絕對正確的。

外人的反對在他看來反而是不可理喻的。

“愚蠢的人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而聰明的人卻說,把你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管好那個籃子。”

這就是偏執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精神病人,整天嘴裏念叨著:“找根皮筋,做一彈弓,打你們家玻璃。”

他逢人就說,這事兒幾乎成了他生命中的全部意義。為他治療的醫生心裏那個著急啊,試了不知多少種方法也不見效,搞得他一聽“彈弓”這個詞兒就犯暈,像是有三座大山在頭上壓著。

有一天,他和這病人走在醫院的長廊上,那病人依舊不停在說要找根皮筋。醫生心中頗煩,於是看窗外的風景以解憂。

他突然看見對麵樓上有兩個衣著光鮮的性感美女,心頭一動,急忙拉來病人,讓他去看。

那病人一見美女,眼睛放光,口中嗬嗬笑著。

醫生趁熱打鐵,問:“你現在想幹什麼?”

病人說:“嘿嘿,我想脫了她們的衣服。”

一旁護士皆輕聲斥之為流氓,醫生卻說:“噓,他正在開始正常人的思維。”

他再問:“接下來呢?”

病人紅著臉說:“我想脫了她們的褲子。”

護士們早已噓聲一片,而醫生心花怒放,追問到底:“好,說下去,再接著你想幹嗎?”

病人低著頭說:“我要脫了她們的鞋,她們的襪子。”

“還有呢?”

“我要脫了她們的褲衩。”

看著病人一步一步走上正常,醫生壓住心頭的狂喜再問:“那,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呢?”

“嘿嘿,我要抽出她們褲衩上的皮筋,做一彈弓,打你們家玻璃!”

瞧瞧,這就是典型的偏執狂!雖說可笑,但嚴肅地思考一下,成功的人生不就需要這種偏執的勁頭嗎?

對待職場上也是如此,吳誌成的偏執才能讓他東升再起,才能讓他繼續在商場上如魚得水,不過他的野心有多大,他還是做到了在職場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雖然他的手段有些“難看”但他卻是一個能在職場上活出名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