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咯,賣菜咯,揮淚清倉大甩賣,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買不買沒關係,到攤前瞧一瞧,本攤所有菜都一文錢,一文錢你買了不吃虧,你買不了上當巴拉巴拉……”。菜攤前,一個穿著短袖長衫,紮著衝天辨的孩童賣力的吆喝著,稚嫩的童音在清晨的村集中格外的引人注目,才六歲的林藹然蹲在自家菜攤前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扯開喉嚨不停的吆喝著。
林藹然旁邊的婦人林陳氏掩著麵羞澀的低下頭,閨女,咱們隻是賣菜好嗎?能正常點嗎?
旁邊賣瓜果的大叔笑得花枝亂顫的看著吆喝中的林藹然,“哎喲,大姐,您這孫子口才不錯,每天喊得溜,而且還不帶重樣的!”他要有這麼個孫子就好咯,因為林藹然那別出心裁的吆喝,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連帶著旁邊的他們也多了很多生意。
林陳氏聞言一僵,抬頭不悅的瞪了大叔一眼,“小夥子會不會說話的,這是我家閨女,閨女!”雖然逢人都要解釋一次林藹然是她的老來女,即使當年她懷孕的過程艱辛了點,可她還是很歡喜生了這麼個貼心的閨女。
這下換大叔無語了,話說大姐,您這年齡差不是誤會人麼,就您這樣一把年紀的人了,即使往小了說也有四十歲了吧,居然有個六、七歲的閨女,真能生,當然,這話他隻敢放在心裏說說,嘴上的好話則不要錢似的往外撒,“大姐好福氣,生了這麼個福氣閨女,長大肯定是個勤儉持家的娃,以後可不愁嫁,真是羨慕妒忌恨……”大姐,明天可要繼續來擺攤啊,這樣才可以帶動他的生意,讓他也喝點湯。
林陳氏斜睨了小夥子一眼,說這話的時候能不能控製好自己左嘴角那抽動的動作,不過她不介意就是,老臉老厚的順著大叔接著笑誇自家閨女,“那當然,老天爺特意送我的閨女,能沒有福氣麼,從小就機靈,又長得俊,特有我年輕時的風範。”看著在邊上忙著賣菜的林藹然,林陳氏掩不住臉上得意的神色。
林藹然一邊給招呼著客人賣菜,收錢,聞言抬頭看一下自家娘親,順口接著誇自己:“可不是,我娘特有福氣,才生我這麼個聰明伶俐的閨女。”
林藹然洋洋自得的樣子讓大叔默默的轉回頭,得了,他還是專心擺弄自己的瓜果吧,學著林藹然的樣子吆喝,不想搭理這對厚臉皮的母女。
因為林藹然的便宜大甩賣吆喝,加上嘴巴又夠甜,菜攤上的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其實做生意都是要賺錢的,怎麼個賣法,端看自己怎麼做,賺錢的法子都是換湯不換藥而以,別的菜攤賣一文一斤,被人挑挑檢檢,剩下的菜算損耗,要麼自家消化掉,要麼就扔掉,而她一文錢一捆,看起來大捆,但是好的壞的全捆一起,這樣看起來顯得多了,當然啦,外麵那一圈肯定是要放一些好的,隻是讓買的人覺得自己占了便宜,但真要算下來賺得也差不多,隻是買家比較高興罷了。
“娘,我們買些雞蛋回去給小嫂子補補身子吧?”賣完菜,林藹然一邊收拾攤子,一邊想著給出月子的小嫂子補身子,女人生孩子可是生死大劫,即耗精神又損身子,而且小嫂子身子柔弱,最好能好好補補,不然還真怕掏空了身體。
“行,咱們買多些,放家裏,一天給她吃一個,讓她好下奶喂我孫子,把你侄子養得白白胖胖的。”俺閨女就是體貼人,從懂事開始就貼心,不管老少,都疼惜,哪像她那兩個木衲的兒子,老娘渴了不懂得倒杯水給她喝,下完地腰酸也不會給她捶捶背,還是閨女好,就是一個貼心的小棉襖。
林藹然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裏,吃不飽,餓不死,家裏並沒有多餘的銀錢,種的糧食也隻夠一大家子半飽,上有兩個哥哥,也會些手藝,農閑時去幫人建房子,打些短工,但都娶了媳婦,也生了娃,所以也就堪堪一家人能吃個半飽,偶爾老天爺賞臉,還能吃個八分飽,所以在地裏刨食真的不容易,累死累活還要靠天吃飯。
“爹,我和娘回來了。”從林家村回來到望林村不過是一刻鍾的時間,她所在的這個望林村,屬循州海豐郡安陸縣思和鎮,具體在哪個位置她現在也並不了解,沒辦法誰讓她地理和曆史都讀得少呢,至於為什麼會叫望林村,是因為望林村的村口正對著林家村,所以才叫望林村,林家村是周邊六條村的中心,村道從望林村一直通往思和鎮,途中就是經過林家村,村道把林家村一分為二,在林家村的村道上,各村村民都自動挑選位置擺攤,形成了村集,村集販賣並不收稅也不收攤位費,因為隻是村民自主擺的,並無規定,而且裏正就住在林家村,也沒有什麼人敢在這裏鬧事及收保護費,畢竟來來去去都是認識的村民,沾點親帶點故的,不是你村閨女嫁到我村,就是我村閨女嫁到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