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瑩沉吟片刻,剛才的激動消失殆盡,理性恢複,她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要求是否是天方夜譚,但決定一試:“我希望我依舊可以在XX外國語學校教書,當老師和這邊的事情不會衝突。我的課很少。”
陳先生聽完又是一笑,這次笑得比較長久,仿佛是聽了一個好笑得不得了的笑話。林欣瑩心裏一黯,心想這次麵談估計就這樣完了。
果然,陳先生起身。林欣瑩見狀,也隻好站起身來,剛才講了一堆話,都來不及喝飲料,好渴。沒想到啊,三言兩句就將此次洽談扼殺在搖籃裏麵了。
“很高興見到你,林欣瑩。你講話好直接,我個人很喜歡爽快的人,不拐彎抹角。但是,你這個真性情在文藝界,不管是媒體,哈市演藝圈、廣告等等都是要吃虧的。把你的郵箱地址發我手機上吧,再聯係。我要去趕飛機了。”
林欣瑩握了握他伸出來的手,骨節明了,手指修長幹淨,跟他整個身形保持著一致的風格。“我也是!張先生,路上小心,一路順風!”
就這樣結束了這次麵談。林欣瑩看看手機,前前後後不過二十分鍾,她的卡布奇諾還是溫熱的。林欣瑩一邊喝著它,一邊漫無目的地閑逛著,隻覺剛才的一切像一縷煙,一下就消散了。
是自己太不守本分了嗎?當一名教師,守住三尺講台,守住一個幹淨的教室,不會餓死,也不可能一夜暴富,香車寶馬。這個世界上,光中國,就有多少個老師啊?時間會很快,當習慣了一種生活,很容易就是一輩子。有千千萬萬的老師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他們的一切都很緊密地跟學生聯係在一起,考試,科研,教學,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但是,林欣瑩難以想象,自己過這樣的生活,一輩子。隻是不想要習慣,不想停止追求,在路上行走和改變的感覺,是一種年輕富有生機活力的體現,她迷戀這樣動蕩的生活方式,喜歡憧憬各種可能性。老師,是她的此岸,藝人,是她的彼岸,她在兩岸行走,丈量腳下的路途,觀望對麵的風景。
當然,這樣的生活會帶來豐厚的收入。有錢了會幹什麼呢?買一套房子。很俗氣的想法,林欣瑩卻從來都覺得這個這個欲求應該得到尊重和滿足。衣食住行,不過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想要一個歸屬感,即便它小,卻是可以一書一紙都有存放的自由,一哭一笑也有釋放的安全。買一個套間,舒適,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就好。豪華別墅美是美,不過不經常住的話,未免浪費而沒有人氣。
做慈善。有能力的時候,幫助在絕望中掙紮的人。上不起學的孩子,給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失業的人,有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再就業;生病無錢醫治的人,助其恢複健康,過上正常的生活;被子女遺棄的老人,曝光這些讓人寒心的行為,確定他們都能安享晚年;提醒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節約的意識,愛護公物,尊老愛幼……
那麼多的事情,那麼多的人,幸福是可以傳遞的。
光是想想,就覺得熱血沸騰。林欣瑩有時候覺得自己是悲觀主義者,不知道是自己過於敏感的緣故還是其他,她總覺得孤獨。和朋友們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時候還好,過後會覺得空落落的。卻又需要這種茫然與空寂,來直麵自己的內心和靈魂。
這種時候,就想要瘋狂地閱讀和聽音樂,方才覺得自己的腦子不是空無一物。或者,想要去走走看看,隻有和他人的生活有了更多聯接,才能不那麼無助地度過人生。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也許是她那麼想要成為公眾人物的原因。是,開始有過虛榮。不過,虛榮就如同泡沫,在陽光下閃過五光十色的光輝之後,時間一到,自動破滅。林欣瑩已經過了為這些虛無的東西沉醉的時分。
隻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這一切,都必須得以她成為藝人為前提。而隨之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可以預見的:首先,會更忙碌,雖說教書和這事情沒有很大衝突,但是時間有限,兩頭跑的結果可想而知;其次,壓力會大很多,學習的壓力,成名的壓力,或者說,商業的壓力,誰會甘願簽下一個帶不來利潤的藝人?再次,這個圈子裏麵的黑暗泥淖不言而喻,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堅持得下來當一朵蓮花的。
就這樣思緒混亂地逛著商場,手機上來了短信。
張先生說:“林欣瑩,你的郵箱地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