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要不是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林欣瑩還一直心有愧疚來著:她不該反感李瀟的表哥的,就算不能看對眼,多條朋友多條路。而且看起來,王辰彬彬有禮的樣子,
林欣瑩很怨懟地想著:我什麼時候才能自己買一間房子啊,人家三十歲就三套房子了,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那麼大呢……
反正,當天晚上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就王辰在餐桌上的表現來看,林欣瑩還擔心他會打電話過來,那可真的是詞窮。對於一個新認識的人來說,有沒有興趣是最大的關鍵,如果有,一切皆有可能,可以從任何一件小事聊起,然後擴展開來,大到談天說地;如果沒有的話,就算說個天大的笑話也能聽得興致索然。
電話響起的時候,聽得林欣瑩心驚肉跳。幸虧是光頭。林欣瑩大大地舒一口氣,後來一想,笑自己太敏感了些,搞不好人家王辰這會兒在外麵依舊逍遙延續夜生活的各項豐富內容,就算急著結婚,也未必就會盯上她了。
對的,確實如此,一個結婚的對象而已。可以隨時展開追求攻勢,亦可以轉身就忘卻,向另一個人尋找可能。她林欣瑩沒有任何特別。也許感覺有些寒涼從心底升起,但這就是事實。
不論何時何地,都不可以讓自己置身於如此境地。林欣瑩暗暗告誡自己。
第二天晚上,林欣瑩在台燈下備課。王辰電話過來。
林欣瑩接起:“喂,你好。”
對方嘰裏呱啦說了一堆,林欣瑩判斷她將的是日文的你好,便笑道:“你說的是日語嗎?那我可不會用日語跟你聊。”
“哦?那你的二外不是日語嗎?”他聽起來很詫異的樣子。也是,很多大學的二外都是日語,在二外裏麵它可謂是主流,次之的是法語、俄語、德語等非通用語種。
“嗯,我的二外是德語。”林欣瑩老實回答。
“Deutd! Wie geht es?(德語啊!你好嗎?”他馬上改用德語跟林欣瑩打招呼。
發音還不錯。林欣瑩想著,繼續用中文道:“我很好。”語言運用應場景需要,這是林欣瑩的原則。她從不刻意處處訓練一種語言,也能將它學得很好,運用嫻熟。但這並不意味著沒下苦功夫,曾經有段時間,做夢裏麵的語言都是英文和德文。
也許是那時把自己逼得很緊:能夠自然而然地聽懂、交流和翻譯,不是母語,但是要接近母語。
他見她固執地用著普通話,就在那邊笑:“你這個小妹妹!”
林欣瑩聽得很無語,這話大概應該是情竇初開的中學生,或者試圖嚐試戀愛的大學生說的吧。而他們,一個接近三十,一個都快二十五歲了。頓時雞皮疙瘩掉一地啊。
林欣瑩反駁道:“你不也就比我大幾歲麼?大家都是同齡人。”
“這可是不同的,我畢業比你早,踏入社會比你早得多,我現在的經曆可是相當於普通人四十多歲的經曆。你怎麼能夠跟我比呢?”他在那頭一條條地列舉理由,說得一本正經,很較真的樣子。
林欣瑩不由得撲哧一笑,說:“也是,不能比的。我剛踏進江湖,你已經在江湖混了很多年了。”
“是啊,我都在江湖混了好多年了。”他重複道,又開始感慨:“師妹,我跟你說,江湖不好混啊!那怎麼辦呢?”他自顧自地感慨完畢並提出了一個問題。
根本沒有給林欣瑩插話的機會,他又開始自問自答:“那就得找一個高人,隨時在你迷惑的時候點撥你,給你指明道路。他願意幫助你,輔佐你。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轉折的困惑,所以說,高人很重要,他高瞻遠矚,能讓你少走很多的彎路。”
“是很重要。我有時候就會迷惑……”林欣瑩正想說高人很重要,但是自身更重要,因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而且,如果沒有遇到高人怎麼辦?還得自己沉澱下來,弄清楚迷惑。
但是她已經被王辰打斷:“你迷惑不要緊,但是千萬不能迷失。迷失就不行了。”
林欣瑩在那頭聽得差點感慨一句:“迷惑不要緊,但是千萬不能迷失。這個王辰的文字能力很強悍嘛。”
王辰又開始講道:“以前我在日本工作的時候,看到很多在日本的留學生迷失的例子,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學習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所有很多人都在沉淪墮落,頹廢。所以說,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理清要走的道路。要去哪兒,怎麼走。”
林欣瑩除了說“嗯,嗯,嗯……”表示嚴重同意之外,幾乎就沒有她說話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