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江東軍(2 / 3)

“承上來!”兗州來信自然就是孫權的了,很快那邊的手下便把一封書信送到了孫權的手中去了。

孫權打開了手中的書信,上麵正是曹操寫個孫權的,告訴了孫權淮南袁耀軍的主力一軍被他兗州兵馬給拖住在了徐州一代了,讓他孫權放心出兵進攻了。

孫權把書信看完便遞給了邊上的張昭。

“張昭先生,你怎麼看?”孫權此次要對袁耀有大動作,所以抽調了江東大部分的兵馬僅留下小部分留守在了江東,孫權擔心那邊荊州會對江東有些想法,這才留下了周瑜密切注視著荊州的動態,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孫權擔心有周瑜的加入之後,他這次出征淮南即便是贏了,這個戰功也會被周瑜給分享掉,所以幹脆不讓周瑜回來了。

張昭是一個人才,真的算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中原動亂,張昭隨其他難民逃到江南,受到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同他一道登堂拜見張昭的母親,像同輩的密友一樣。孫策的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他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很大貢獻。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們的書信中多有稱讚張昭的言辭。對此,孫策非但沒有猜疑,反而瀟灑地說:“當年管仲為齊國國相,齊桓公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他則稱霸諸侯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賢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難道不為我所有嗎?”這足可看出張昭在孫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齊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樣重要。

當時劉表想要親自寫信給孫策,寫完後先給禰衡看,禰衡看完後譏笑劉表,說道:“像這樣是想要讓孫策帳下的孩童讀嗎,還是想要讓張子布看到?”由此可見,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都認同張昭的才華。

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孫策囑咐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複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當時孫權年少,孫權之母吳夫人擔心他不能成事,便引見張昭、董襲等人,詢間江東能否保得住,董襲回答說:“江東地理形勢,有山川險阻可以憑固,而討逆將軍為賢明的州牧,對百姓有過恩德。討虜將軍承襲基業,上下齊心聽令效力,張昭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襲等人做為爪牙,這正是據有地利、人和的時候,絕無什麼可憂慮的!”

孫策去世後,張昭即向朝廷上表,又給各屬縣發公文,對江東的內外將校則令他們各守其職。當時孫權非常悲傷,張昭勸孫權說:“作為繼承人,重要的是能繼承先輩的遺業,使它昌大興隆,以建立偉大的功業。如今天下動蕩不安,盜賊占山蜂起,孝廉你怎麼能臥床哀傷,與常人那樣去放縱個人的感情呢?”他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然後眾人才服從了孫權。

“主公,這曹操雖然狡詐無比,但是在淮安出兵這樣的大事上麵還是不敢欺騙與主公您的!”張昭對著那邊的孫權說道。

“出兵,你是說淮安大軍已經出兵徐州了?“下麵的一眾武將都是臉色一喜啊,能不開心嗎?這說明距離江東出兵就不遠了。

“正是!”張昭點了點頭“主公,這十萬大軍的動作可是不小,主公若是不放心,但可找人查探一番!”張昭給那邊的孫權出謀劃策道。

“好!”孫權應答了下來,當即就找人去找來青徐一代的情報。

果然那邊也是傳來了消息,那便是袁耀數十萬大軍在徐州一代和曹操大軍對峙著。

“報!”又送來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不是別的,正是曹操的兵馬開始出動了。

“哈哈!”孫權總算是把他那副淡然冷麵的神色給丟掉了,已經探查清楚了青州一代袁耀數十萬大軍在,這曹操又開始出兵淮南了,那就說明大局已定了。

“淩統何在!”孫權從主位之上站了起來,對著下麵的江東武將發布著密令。

“末將在!”淩統臉色一喜跪倒在了孫權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