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世上還真有人能和十三弟如此心意相通。”
不知什麼時候,院門口多了一位,身穿鮮藍色華服且風姿綽綽的女子。她身上的衣服的質料是矜貴的織錦、配以繁複的滾邊花紋,一看就是精心縫製的上品,就算是在這大清朝的紫禁城裏,此等衣著也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奴婢(臣)見過溫憲公主[注1]。”蘇麻喇姑和那個少年轉身便向她施禮,我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眼前的這位貴人,但還是照他們的樣子,跟著一起做了一遍。
“快免禮。”她上前來一把攙起了蘇麻喇姑,我也得以更近距離的觀察這位主子。
溫憲公主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的樣子,一張雖算不上頂漂亮,卻是頗為清秀的瓜子臉,遠山般的黛眉下,嵌著一對恍若秋水的鳳眸,懸膽般的瑤鼻,櫻桃小嘴兒,一絲不苟的發髻上簪著一個用金色鑲嵌孔雀石而製成的鳳凰,邊上的珠花,零星的點綴著些許金箔打造的花朵兒,華貴無比。
早聽說,皇上格外的寵愛這位九格格,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不單錦袍在身,就連極為尊貴的鳳凰也置於頭上,這可是皇上給予她的無上的榮耀和特殊的恩賜了。
“公主怎麼過來了?今兒乞巧,殿上不是設乞巧宴了嗎?”那男子望著她的眼眸裏多了幾分柔情,和剛剛看我的神情大不相同。他那幽深的眼眸中,蕩漾著一陣柔光,如暖暖春風一般,亂人心緒。
“你到希望別遇上咱們呢!然後,欠著的那兩幅小品也甭還了是吧!” 溫憲公主承襲了旗人特有的爽朗性格,眉宇間卻也藏不住皇家女兒應有的尊貴氣質。“張廷玉,欠人的東西總是要還的,這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要不這樣,我改明兒,直接向令尊張英老大人討,可好?”
這下我總算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張廷玉[注2]可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以說他是漢臣中的楷模,無論是康熙末期還是雍正時期,他對朝政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而且,他還參與編撰了《康熙字典》並主修了《明史》,所以從學識上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當代鴻儒。隻是沒想到,那個曆史上沉穩內斂的張相,少年時確實這模樣,這倒是讓我大大的感到意外。
“公主,不如奴婢替廷玉求個情。您在容他幾日,畢竟是送給您的賀禮,料他也不敢馬虎拖延。”蘇麻喇姑畢竟是宮中的老人,又是個幾位聰明的主兒,自然知道九格格是在說笑的,嚇唬嚇唬張廷玉而已。
九格格笑盈盈的瞟了張廷玉一樣,有才緩緩開口說,“看在蘇麻姑姑的麵兒上,我就緩你幾日。可咱說好了,大婚前,你必須把那兩幅小品送到我那去,不然看我怎麼收拾你。”
[注1]:固倫溫憲公主,即和碩溫憲公主,(1683-1702),康熙帝之第九女,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生。其母為康熙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與四子胤禛、十四子胤禵、皇六子胤祚、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