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嵐和景風去了景風省城的家中。這是景風第一次帶女孩子回家,景風父母及親人都十分歡喜。不論家人曾經有多麼的喜歡於茜,可景風的態度一直很堅決,如今29歲,終於帶了心儀的女子回家,景風父母自然歡迎之至。

飯桌上,景風媽媽不停地為莫曉嵐乘飯、盛湯、夾菜,莫曉嵐一麵要照顧著景風媽媽的熱情,一麵還要兼顧自己的味蕾,一段飯吃得苦不堪言,但心卻是歡喜的。景風父母對莫曉嵐的表現也十分滿意,二老不時相互對視,眼中讚意滿滿。景風雖然出身高幹家庭,但其父母並非勢力之人,隻因家教良好,從小對景風寄予深厚期望,管教甚嚴。當初對於茜的喜歡,也就是因為兩家孩子從小一起長大,兩家人更是交情匪淺。

晚飯過後,莫曉嵐來到景風的房間。這是她高三和大學時期的房間。房間幹淨、整潔,有一些不同於男孩子房間的精致,譬如,書桌牆壁上的掛畫,書櫃上的卡通物什,木床扶手雕刻的簡單花紋,還有,床頭擺放的那本《草房子》。

莫曉嵐坐到書桌前,拉開台燈,感受著這個陪伴景風度過最艱難的高三歲月和四年大學生涯的房間。溫暖的燈光環繞下,仿佛空氣中都染上了他溫和的氣息,一絲一縷,皆令她內心歡喜。

隨手打開書桌中間的那個抽屜,莫曉嵐愣住,眼前赫然是那三封信,還有那本精致的畫冊。它們依次排列,整齊地安放在抽屜裏,纖塵未染,完好一如初時。

熟悉的信紙,淡淡的香味,甚至上麵的花紋,她都可以一模一樣的臨摹出。娟秀的字跡,每一封都滿滿三頁紙,帶著她濃濃的期待與希望,飛奔向他,卻未等到一絲回應。

精致的磨砂封麵畫冊,她整整畫了半年,利用周末或者睡前的半小時作畫。心血來潮的時候,會在畫下附上一首小詩,或是幾句想對她說的話。每一次畫畫時,都會想到他,想到他收到畫冊時的驚喜,綻放的笑容,自己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然後繼續堅持作畫,內心被喜悅填滿,猶不自知。

這是莫曉嵐高三的生活,除卻上課、複習、衝刺高考,更多的時間用來畫畫。同時以景風為目標,內心無比堅定的努力著,帶著對高考必勝的決心。

翻開畫冊,一幅幅看過去,以前她喜歡用彩鉛作畫,濃淡適中的色彩,精細的線條,因為添加了油性成分,色彩雋永持久,不容易退色。一如初戀,淡淡的,卻可以銘記終身。而素描部分的畫稿卻已有些模糊,質地厚實的紙張略微泛黃,畫冊索繞著一股懷舊的氣息。

最後一頁,一幅畫了一半的畫稿呈現在眼前。有淚水模糊的痕跡,以及小心翼翼重新描繪上的線條。這是那晚,在部門畫室,莫曉嵐所畫的景風。

“我高三時所在的是年級的精英班,所有信件必須由老師接手,後來便到了父母手裏。我一直沒有看到。直到很多年之後。”清風溫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莫曉嵐轉身,看到身後站立的景風,淡然一笑,撲入了他的懷抱。有微涼的液體,蹭到了他潔白的襯衣上。景風輕撫著莫曉嵐柔軟黑亮的發絲,眼中情意深深。

這一刻,現世安穩,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