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2年的初夏,天氣還有幾分涼爽,可在這人頭簇動的影院,燈光昏暗,熱浪似受鼓動般一波接一波襲來,令莫曉嵐的心微微有些不耐。隨著光線的完全熄滅,巨大的白色屏幕緩緩亮了起來,影片開始。一行字由左至右呈現,片名:初戀這件小事。

這幾個月,除了場次重疊,莫曉嵐幾乎瘋狂地看完了每一個影院上映的《初戀這件小事》。對她而言,影片仿佛是為她精心編導、為她華麗上演、為她完美謝幕。不,現實中永遠都不乏不完美。影片所給人的完美與期待,往往卻在現實世界中一一幻滅。唯一留下的是那記憶,在時間的洗禮中曆久彌新。

時間倒回1999年的冬季,這座南方的小城還沒被寒冷蔓延,初一的孩子擠在教室裏鬧騰,對新的一切充滿好奇,整日嘰嘰喳喳,歡天喜地。莫曉嵐便是其中一員。她較其他孩子安靜,喜歡看書,沉默的時候輕蹙眉頭,上課偶爾走神。從偏僻的鄉下,考到雲格縣城裏最好的中學,極其平凡的一員。這座南方的小城,叫做雲格。

一道全國作文競賽的消息如雨後春雷般在整個年級轟然炸開,在語文老師激情昂揚的參賽宣講後,幾乎所有同學都報了名,投了稿。三個月後的結果,卻令所有同學包括老師在內,都大吃一驚。一等獎僅有兩名,景風和莫曉嵐。景風的獲獎在所有老師意料之內,這是個異常優秀的孩子,家境殷實,家教良好,小升初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雲格一中。一切的好,於他而言,理所當然。而對於莫曉嵐,這個默默無聞的女孩,所有老師都不看好的孩子,卻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態勢,全國作文競賽一等獎的成績,晃花了所有人的眼。

這是莫曉嵐和景風的第一次相遇,她12歲,他13歲。大紅地毯鋪就的領獎台上,她和他並肩而立。這個傳聞中的男孩,第一次離莫曉嵐如此之近,她從同學口中無數次的聽到過他的名字,卻還不知道真正的他,長什麼樣子。這無疑是個很好看的男孩,側臉瘦削,眉目英挺,穿棉布襯衫,全身散發著清新的味道。

頒發獎杯和證書的環節,莫曉嵐很緊張,獎杯沒拿穩,朝著地上直直掉了下去。一旁的景風迅速頃身,雙手牢牢地將獎杯接在懷裏,遞給莫曉嵐,嘴角綻開一個明媚的笑容。這是一個怎樣的笑容啊。多年後的莫曉嵐想,所謂她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便是這樣的感覺。

思緒回轉,影片已接近尾聲,9年後的小水與阿亮學長再次相遇,在阿亮的那句“我一直在等那個人從美國回來”後,完美收場。不知不覺中,臉頰已一片濕濡,觸手冰冷,終究還是哭了。記得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在座無虛席的影院,強忍哭泣不發出聲響。第二次,在周末家中,一個人嚎啕大哭。第三次第四次,無數次。這一次,默默流淚。即使不看不想,情節也早已一遍遍融入腦海,爛熟於心。流淚,更多的是為自己,為自己曾經的相似過往。

片終人散,影院觀眾紛紛離席,莫曉嵐起身,準備離開。轉身的一刹那,曾經的他赫然在目,仿佛一切都沒變,瘦削的臉,英挺的眉目,優質的棉布襯衫。而莫曉嵐卻覺得,已是滄海桑田。

一瞬間愣在那裏,不知是進,是退。他看著她,仿佛已識出。迅速低下頭,快步向影院門口走去,也許,萬一,他並未認出自己,這個默默無聞的女孩。

走過他身邊時,心仿佛漏了一拍,腳步更加迅速。溫和的聲音,由身側傳來,“曉嵐,你,還好麼?”一如十年前。

十年,對於人生短短數十年的壽延來說,真正已是滄海桑田。

------題外話------

這是之前寫的一個小短篇,一個關於暗戀與初戀的故事。發上來讓親們看看,希望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