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號教學樓3樓
“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
二水彙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
大家熟悉的關於黃鶴樓的詩句一般是崔顥的《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部由清代薩迎阿所作的黃鶴樓聯,相信很多同學都不太熟悉,下麵我向大家詳細介紹下這部對聯。薩迎阿這個人不管在史書上還是文學史上都很少記載,因此對於他的生卒年不詳,隻知道他字湘林,滿族人,清乾隆時為官。上聯中的三楚根據《史記》記載,淮北一帶為西楚,彭城(今徐州)一帶以東為東楚,九江至長沙為南楚。後來多用三楚泛指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一帶。在秦統一之前,湖北地區受楚文化影響較深,在統一之後,慢慢與中原文化融合,就是在現在,在湖北的很多邊遠地區都有以前流傳下來的楚風俗,所以叫萃三楚精神。後句化用了崔顥和李白的詩句。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意指白雲黃鶴都成為過去,幸有橫笛仍在,可以吹盡懷古之情。上聯寫黃鶴樓聳立於三楚之地的龐大氣勢,並化用古人詩句,突出黃鶴樓的特點,抒發懷古之幽情。下聯渲染大江的氣勢,突出黃鶴樓屹立江邊的形式,又以滔滔大江聯係古今,上下縱橫,無比壯闊……”
一堂地方旅遊基礎課,導師講得唾沫橫飛,黑汗水流;感興趣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不感興趣的則昏昏欲睡。
武漢的夏天特別的長,幾乎從4月到10月都是。雖然是開學的第1天上課,但經過早上歡聚的新奇和興奮後,下午同學們的精神頭明顯蔫了下去,再加上懶洋洋的太陽,大部分同學都頂不住瞌睡的誘惑與周公下棋去了,隻有我雙眼發光地盯著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他講課,並不時在書上勾勾劃劃。估計這課堂上隻有我和老師對視最多,老師也明顯察覺到我這個認真聽課的好學生,不禁有一種知己的感覺,變成後來好象成了專場,老師對著我一個人講了。
看到這裏,很多人都認為又是個裝學習博好感混學分的家夥把!哈哈,這次你們錯了,雖然象我這樣的好學生很少,但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個,啊哈哈。
其實如果換了堂別的什麼課說不定我也倒了,但是我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對關於武漢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加上以後我就要吃這碗飯的,不好好學行嗎?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起,我意猶未盡地舔舔舌頭,心想相對論果然說得不錯啊,怎麼感覺沒一下就到點了。導師臨走時走到我身旁,問了我名字,然後眯著眼睛點點頭,說了句小夥子不錯。哈,估計這門考試得鴨蛋都沒問題了。
我拍了拍身邊還在流口水的張閃,這小子是我在班上玩得最好的朋友之一,估計做什麼美夢呢,對於我的打擾一臉不耐煩:“別鬧我,讓我再睡會~”
“小三,行了,醒醒啊,已經下課了,要睡回去睡啊。”我用力聳他的肩膀。
“啊,下課了啊,哎喲,睡得真舒服啊!”張閃美美地打著哈欠又伸了個懶腰,然後慢慢地收拾東西。
“你小子別磨蹭了,快點把書包放回寢室,今天是開學第1天,去晚了趙老大又要找麻煩了。”
聽到趙老大三個字,張閃渾身一個激靈,立馬動作快了起來。果然是他的克星啊,我不禁暗笑。
我們一起回到寢室,放下書包喝了口水就往體育場去了。我和張閃都是校足球隊的,雖然我們都是金牌替補,從來沒在正式比賽中上場過……
等到了球場,才看到場中央已經稀稀拉拉站了一大片人,等我們走近,卻突然安靜下來。正在奇怪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大魅力的時候,才發現大隊長趙鐵從我身後走過來。趙鐵不僅是1隊的主力,還是球隊的總隊長,地位相當於我們學校的校足協主席,所以大家都稱他為趙老大。大家迅速排好隊,等待趙老大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