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妹,上前來。”李楓看見她在下麵張望了。
“皇兄,你找我有事?”李樨從未上過大殿,有點怯生。
“嗯。”
李樨眼睛睜大了:“是放三皇兄回徐州嗎?”
“你怎麼想起來關心他?”李楓不高興了,臉一拉,身子朝後靠。
李樨膽小,小聲的說:“皇姐因為他孩子都沒了。皇姐好可憐。”
李楓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你怎麼不想想你自己?”
“我?”
“對呀!你十五歲了,想好夫家沒?”
“我想的,皇兄還能不知道嗎。”李樨低下頭。嫁人當嫁季沐芳,都城誰人不知。
李楓沒工夫跟她磨嘰:“除了季家,都城的貴族,新晉的官員,隨你挑。”
“這不是買賣!”李樨生氣,不再說話。
李楓從未見李樨發怒,但是這件事也由不得她胡鬧。
“你好好考慮一下吧。”
自從霍青城考中狀元郎之後,原來住店的客棧老板逢人就說他們家住了一位狀元。而實際上,殿試之後,霍青城就被劉瑜視為知己,接到家裏來一起住。
一日,劉瑜帶霍青城來到芳菲樓吃飯,請的是能說會道的李贇。三人相見恨晚,特別是李贇,覺得古來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沒有把孩子交給別人帶。一旦教育的壟斷被打破,接下來,會湧向一批又一批有能力但是並非出自官宦人家的人。
“我告訴你們,我不當官,就是因為周國的官員,都是子承父業。不是我看不起我老爹,要不是我爺爺,他哪裏能當王爺。”李贇這些胡話,估計之前也就隻跟花樓裏的姑娘們說過。
“所以,在下有意請小王爺出仕。為了新政,助皇上一臂之力。”劉瑜雖然不喜歡李贇妻妾眾多,但是對於大周世襲的弊端,那是英雄所見略同。
“我?當官?你信不信,我還沒動筆,我老爹就會拉我袖子。”李贇喝了一杯,歎口氣道,“我可沒有李櫻那股銳氣。前些年,先帝還在等人時候,她要修運河,先帝不許。她就指天說,一日不修,一日為患。一年不修,一年難安。你們看現在,全國七州,漕運那叫一個熱鬧。”
霍青城不認識李櫻,問道:“小王爺說的李櫻,倒是個漢子。”
劉瑜跟李贇大笑,霍青城不解。
劉瑜解釋道:“李櫻就是亡故的落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