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救人,我隻會做官。”雪芳看著他,兩個人相視而笑。
沐芳奉命巡視,從徐州到寧州,再到臨州,一路走訪,耗時一個月。徐州現在受成王直接管轄,政治算是清明,隻是大婚從簡一項,就很得徐州百姓信賴。寧州原是王青雲治理,現在新上任的官員也是王青雲推薦的,頗為老成,沒什麼動作。臨州算是與建州接壤,比較貧瘠,現任刺史已經任職快滿三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三年一到,坐等升遷。
皇上看了沐芳一路回來的文書,煞費腦筋。如果李樺在徐州深得民心的話,去掉他,就需要機會了。還是先除掉孟家,聯合建州,孤立徐州比較妥當。
說道聯合建州,段琦軒的表妹梅如華已經進宮了。陳國皇後的妹妹,生的沉魚落雁之姿,美則美矣,就是不及惜月那一雙清澈的眼眸攝人心魄。不過從這件事上看的出來,段琦軒還是站在都城這個立場出發的。
早朝的時候,李楓遲遲不上殿。群臣議論紛紛,等到李楓坐上龍椅的時候,沐芳當朝表彰了成王的清廉。作為嶽父,又是丞相的孟繁十分得意。
孟繁誠懇地說:“啟稟皇上,成王一直中正嚴明,是個好王爺。希望皇上可以嘉獎成王,讓他成為文武百官的表率。”
“成王不上朝,怎麼表率啊?表率不是有丞相大人你嘛。”李楓漫不經心地敷衍。
“皇上若是想成王回來,一道詔書,成王不就回來了嘛。”孟繁知道不是所有的王爺都要去封地,隻要皇上願意,王爺可以一輩子住都城。
“那有勞丞相大人下旨了。”李楓依舊漫不經心地說著,沒有平素的嚴肅與認真。
“微臣不敢。”孟繁還沒有聽出來差別,皇上說的是下旨,不是擬旨。
雪芳已經跪在下麵了:“請皇上收回成命。丞相大人絕不會逾越皇權,替皇上下旨。”
文武百官雖然也都聽見了,但是不敢吱聲。如今禮部尚書這樣說,隻好跪下來,請皇上收回成命。畢竟尚書大人自幼是太子侍讀,堪稱發小,最懂皇上心思。
孟繁一看,百官都跪下來,才回想起自己失言。這……微臣罪該萬死!微臣年邁,口齒不清。微臣的意思是請皇上擬旨……不不不……微臣哪裏可以,微臣隻是建議,建議皇上擬旨。”孟繁知道大事不好,後背發涼,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孟開已經是侍郎可以上朝,看見著架勢,知道父親的丞相怕是做不成了。“請皇上念及家父一生兢兢業業,準予他老人家告老還鄉。父親真的老了。”
李楓看他們一個個從前往後都跪著,就站了起來。“你們孟家是不是習慣了替朕做主,替父親做主?”此言一出,孟開知道自己錯了,連連叩首。李楓又說道:“可是朕,不習慣。”
“擬旨是禮部的事,丞相大人多慮了。先請起吧。”李楓扶他起來,拍拍他肩膀,示意他不要害怕。“誰任職,誰還鄉,是朕的事情。孟侍郎也多慮了。”李楓走到孟開身邊,也拍拍他肩膀,但是沒有扶他起來。
“你們為朕操心,朕深感欣慰。但是,朕最後決定,還是依了老丞相的意願。回鄉吧,也許還能遇見故人在呢。”李楓一句話,罷免了十多年的老丞相。“禮部尚書擬旨。孟愛卿即日還鄉。明日,百官舉薦新丞相。”
雪芳跪著接旨:“臣,遵命。”
下朝的時候,百官議論紛紛。很多官員都是昨日才決定給老丞相送上賀禮,沒想到今日就要準備舉薦新的丞相了,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啊!
那些見風使舵的文臣,也有膽子大的,向雪芳討口風。“尚書大人知道皇上這回兒要啟用誰做丞相了嗎?”
“本官哪裏敢揣度皇上的心意啊。”雪芳口風一直很嚴,人家聽了這話,一不好往下再問了。
孟繁一回到家,就癱軟在椅子上,怎麼想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得罪了誰,才招致今日的禍事。
明看著是季雪芳那個黃毛小兒,而那些給自己送禮的官員一個個都沉默,不為自己說話。想不通,他怎麼也想不通是皇上要尋他的錯處。
老人家一時抑鬱難解,突發中風。可是皇上的旨意是即日還鄉,孟開也不敢延誤。隻好請了大夫,先看過,再用馬車送父親回老家。
浩軒聽了消息,要去看看。中風一病,可輕可重。治療及時,可以恢複。延誤時間,可能偏癱。
雪芳一把拉住:“人家又沒請你,你去做什麼?還嫌跟嫂子的誤會不夠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