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昆侖 上(1 / 3)

神州西北有一處靈山,名曰昆侖,號稱神州祖脈,萬山之祖。傳說昆侖方圓九萬裏裏﹐上接雲天﹐為天帝在下界之都邑﹐諸神所在﹐萬物盡有﹔其中宮闕壯麗﹐園囿精美﹐奇花異木長在﹐珍禽祥獸畢呈。又有傳說昆侖之上醴泉、瑤池,飲其水可活萬載。還有傳言,有人曾因機緣湊巧,誤入此間,偶遇仙人,習得那長生之術,長生不老。

昆侖周圍天險無數,更有眾多靈獸異禽棲息於此,據傳此間還隱有一些上古異獸,這些異獸行蹤無定,隻是它們所過之處,就算是修為高深的修行者也都要退避三舍。是以長久以來昆侖都神秘難言,非常人能知。

昆侖傳說,俱無實可考,隻是流於市井坊間,多作販夫走卒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多有穿鑿附會、不盡不實之處,大可不必深究。但昆侖山連綿萬裏,鍾靈奇秀,是地脈彙聚,靈物雲集之地,其中確有修真煉道之人結廬而居,離俗遁世,潛心修行。

修真界大派昆侖派道場就坐落於昆侖山上。

昆侖一脈曆史悠久,傳聞傳承自太上道祖,號稱玄門正宗,於昆侖山玉虛峰上建玉虛宮,至今已有數萬載。時至今日昆侖派占據玉虛峰方圓千裏,有主脈九支,支派三十,號稱道徒十萬,其勢遍及天下,隱為天下宗門之首。掌教道一真人更是功參造化,道行圓滿,被尊為玄門第一人。

昆侖如今勢力龐大,門中長老這些年來勵精圖治,昆侖派駐在外的道人皆用心尋覓有靈性潛質的兒童,層層篩選,資質上佳者即送回昆侖本山施以調教。昆侖派地位超然,少入俗世,但每一個入世行走的弟子都具備相當修為。若有選中的靈童,他們隻需稍稍展示道法,無論那孩子出身貧苦之門還是來自大富之家,父母十之八九都會心甘情願地將孩子送上昆侖山。

這些孩童入山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識字。今年昆侖派有從各地所選孩童共一百人,在傳道殿中接受先生啟蒙。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雖是清晨卻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此時正值授課時分,教課老先生端坐於一紫檀雕花椅上,麵前安置一張嵌玉虎紋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瞧那老先生頭戴莊子巾,身穿一襲藍紫色寬袖道袍,長須飄飄,目透精光,一眼即知是個功行深厚之人。台下,百餘名孩童安靜坐於堂內,靜待老師開講。由於此間大堂麵積甚大,足可容五百人同讀,是以大堂之內顯得空空蕩蕩。

這裏便是昆侖派用於讀書解字之所的傳道殿,較尋常大富人家的正廳還要華貴得多。這一間大堂飛簷鬥拱,雕窗畫梁。四壁皆是雕版黑柚木窗,既有仙鶴含春、麒麟撞鍾、魚躍龍門、金龜托山等祥瑞之圖,也雕有鬆、梅、竹、菊等高潔之物。每一壁還懸有四幅楹聯,均是曆代先師真人的手跡。

殿內承塵之上,金漆彩繪著道教真人與群仙的宴遊圖。圖中之神仙、真人、神王、力士、金童、玉女……或怒目而嗔、或嫻靜飄逸、或左顧右盼……皆栩栩如生,仿若親臨其境。此外,堂內的廊柱、木門上也雕刻著各類神仙故事。堂內地麵清一色鋪以漢白玉石,所置桌椅俱由紅木所造。

整一間大堂莊重中不失典雅,古樸內又有書香,確是傳道授業的好地方。

講台之上的老先生清了清嗓門,拿起桌上之書,正要開講之時,一位道長領著一個孩童走入大堂之中。“唰”的一聲,那些六七歲的童子齊齊轉過了頭,無數目光瞬間落在了新來孩童身上。當見他手中也捧著數本新書,顯然和他們一樣是來學習識字的,百多名孩童立刻哄的一聲,低聲議論起來,課程都開了幾個月了,怎麼又有新人來?

台上老先生見下麵一團哄鬧,覺得大失顏麵,直氣得胡子亂飄,用力拍著講桌,喝道:“都給我安靜,吵吵鬧鬧,這成何體統,成何體統!”然後對著那位道長道:“楚原,他是誰。”

楚原向老先生施禮道:“稟師叔,這是楊過,道信師叔讓弟子帶來的識字習文的。”

“這都開課三個月了,又給我添麻煩,罷了,楊過,你先下去坐下,聖人學道,不在早晚。隻要你勤苦上進,不難趕上課程。”

楊過應了,略略低頭,快步走到後排一個空位坐下。

此時老先生也不理楚原,打開書卷,開始高聲誦讀起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仙家門派授徒自不會與塵間尋常書館私塾一樣,拿什麼千字文,說文解字起手,上手第一課,就是《道德經》。

殿外天色黑了下來,一聲雷鳴,天際烏雲頓時翻湧不止,雷聲隆隆,黑雲邊緣不斷有電光閃動,天地間一片肅殺,一道閃電裂空而過,高聳入雲的玉虛峰亮了一亮,片刻之間,狂風大做,黃豆大的雨點忽喇喇的灑將下來。

修道者能人所不能,大殿四壁、承塵上竟發出柔和的光芒,隔絕了殿外的寒冷和風雨之聲,一個時辰的《道德經》講解完,老先生布置了課業,便離開了。

“楊過,你是新來的,今天起你就是我們的師弟了。”“你從哪來啊”。先生離開之後,一眾童子都圍攏到楊過身邊七嘴八舌的問道。

“安靜,吵吵什麼,都回去做功課去,洛風留下”一眾童子都散了。隻留下一個坐在楊過旁邊略顯瘦弱的孩童。

先前離開的楚原在老先生走後回到了教室中。

楚原走到楊過跟前道:“楊過,你如今也算入了我昆侖一脈,就在此地安心住下。洛風,楊過先住在你的宿舍。楊過,我還有些事情處理,你先隨洛風去宿峰。”

“是,楚師兄。”

楚原說完徑自出去了。

“楊過,你跟我來吧,咱們先回宿峰。”洛風收拾了書本對楊過說道。

殿外風雨正大,先前出去的孩童都已不見,洛風領著楊過冒雨向著宿峰走去。

玉虛峰周圍如眾星拱月般豎立著十二座山峰,隱合天地之數,新進童子居住在正西距離玉虛峰最近的宿峰,昆侖其餘九脈弟子分居另外九峰。另有一迎客峰迎客,太獄峰鎮壓妖魔。玉虛峰通過鐵索橋與宿峰和太獄峰相連。其餘諸峰與玉虛峰相距甚遠,並未有連接。

傳道殿位於玉虛峰上,而新進弟子住處宿峰與玉虛峰遙相正對,兩峰之間當空漂浮著五座巨岩,之間以四根鐵索聯係成橋。新進學童與九脈弟子若想要去玉虛峰,修為夠的自是駕禦法寶飛行,修為差一些的則需通過索橋來回。

洛風和楊過自無飛天神通,自然隻能沿著索橋回去宿峰。昆侖山諸峰高極,鐵索之下是那萬丈深淵,一眼望去,黑暗幽深,全不見底,隻能見到淡薄雲氣在山峰腰部漫延徘徊。今日山風淩厲,又下起大雨,鐵索又搖擺不定,更是讓人望而生畏。楊過尚是第一次要過這索橋,心中害怕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