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豐溝八勇士(1 / 3)

大豐溝八勇士

文化大觀

作者:李春雷

如 果說漳河是深紮在太行山裏的一條樹根的話,那麼大豐溝充其量也隻能算是它千千萬萬條毛茸茸的須根中的一條。

世世代代生活在大豐溝裏的人們呢?隻能算是看不見的微生物了。千百年來,生生死死,明明滅滅。

1

大豐溝是一條怎樣的無名山溝呢?

漳河在“V”型山穀裏呈蚯蚓狀彎彎曲曲地蠕動,出河北涉縣城往東南約60裏,從西側茂茂密密的野樹和野石間探出一綹水溝。沿著岸邊掛在崖壁上的羊腸小道,向西南方向攀行,走上七八裏路,始有煙火。依次有三個村,分別為席家村、申家村和牛家村,每村三五十戶,濱水而居,聚族而棲。山坡上的黃土,山坡下的綠水,還有滿山遍野的雜樹野果,就是他們生命的依存了。

山民們是何時潛入這裏的呢?他們的祖先在哪裏呢?連溝裏60多歲的算命先生陳書凡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別看村小、地偏,卻也像溝底裏流動的泉水,山坡上沉默的青石一樣,對季節的冷暖,世道的靜亂很敏感呢。比方說吧,以前買鹽、打煤油都是趕著驢子到幾十裏外的縣城去。自從縣城讓日本人占領後,不能去了,隻能不吃鹽,不點燈。鍋裏沒有鹹意,夜裏沒有亮光,這日子的味道就全變了。還有山貨,以前申家村有許姓三兄弟,經常到溝外去聯絡銷路,還把山東邊的商人帶進來。大豐溝的核桃、黑棗、花椒像泉水一樣嘩嘩地流了出去,換回一馱馱的棉花、小麥,使得家家戶戶的日子溫溫暖暖的。可日本人封鎖了與山東的貿易,把幾個來往的商人砍了頭,人頭裝在鳥籠裏,就掛在十字路口的柳樹上。這樣,那些堆滿大豐溝的山貨,隻能黴爛在溝底了……

溝裏人雖然愚鈍,心底卻是秋水明鏡,這都是狗日的日本人鬧的。

於是,整個大豐溝都在懷念以前那些平靜的日子。

2

申家村東坡有一所破廟,名曰龍泉觀。

一天,龍泉觀裏來了幾個外地人,開起一個鐵匠鋪,爐火熊熊,鐵錘咚咚。之後,又來人若幹,有鐵匠、木匠、錫匠、鋦鍋匠等等。正是這些人,過去經常搖著鈴鐺在溝裏走家串戶招攬生意。

席家村有李姓兩兄弟,好奇,有一天就偷偷鑽進去了。哇,滿院子碎槍零件,還有地雷、手榴彈的外殼。原來這是一家八路軍秘密創辦的槍支修械所!

溝裏人害怕了,他們哪裏見過這些殺人器械呢。

一次,不知何人在許家門口丟下幾個子彈殼。許家三兄弟魂飛魄散,以為是炸彈,趕緊跑進龍泉觀報告。那個姓高的八路軍指導員拿在手裏,開玩笑地往天空中一扔一扔的,嚇得許家三兄弟麵色如土,“別,別……”兔子一樣跑得遠遠的。

算命先生陳書凡滿有把握地對村民說:“這是一幫叫花子、土八路,成不了大事,待不長遠。”

誰知,龍泉觀裏的土八路越來越多,而且不僅修槍,還開始造槍,不僅造槍,還造地雷、手榴彈。不少村民也參與進來,幫著燒木炭、製硝、翻砂、碾黑藥……

那個年頭糧食稀缺。雇工一天,土八路竟然發給二斤小米。這對饑餓的村民來說,不啻是天大的好事呢。

許家三兄弟自告奮勇,在高指導員支持下,當起了聯絡人,村民們的活計全由他們安排分配。

不長時間,三個小村的青壯年差不多全參加進來了。

終於有一天夜裏,算命先生陳書凡也找到許家老大許三福,懇求掙小米。

許三福不屑地說:“你不是說人家土八路不長遠嗎?”

陳書凡嘿嘿一笑。

他畢竟是溝裏識字最多的人。許三福經與高指導員商量,安排陳書凡擔任修械所的專職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