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辦方的五味雜陳(1)(1 / 1)

在獲得2012年歐錦賽承辦權僅僅一年之後,主辦方之一的波蘭足協就因腐敗問題遭到波蘭政府的調查。烏克蘭的情況也同樣不樂觀,大量球場建造計劃的取消讓歐足聯甚至動了撤消其主辦權的念頭。所幸的是,這兩個歐洲前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了下來,至少在目前看來。

麻煩比喜悅多

2007年4月18日的加迪夫,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在投票結束後宣布,2012年歐錦賽最終花落波蘭與烏克蘭。這是一次政治味道太過明顯的安排,集所有優勢於一身的申辦國意大利早早被淘汰出局,留下克羅地亞-匈牙利與波蘭-烏克蘭這兩對聯合申辦國,或者說兩對來自歐洲前社會主義國家的“難兄難弟”。

“波蘭-烏克蘭贏得了最終的申辦資格,但我必須強調,今天的投票沒有失敗者。”這是普拉蒂尼在宣布投票結果後的祝辭。早在申辦結果揭曉前,歐洲媒體就普遍預測,普拉蒂尼和歐足聯會更傾向於在東歐舉辦歐錦賽——東歐國家在歐足聯主席競選時對法國人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不過讓普拉蒂尼不曾想到的是,這場看似很美的默契交易,險些毀掉了他的足球政治生涯。

2008年9月,波蘭足協曝出腐敗醜聞。波蘭政府隨即對外宣稱,由波蘭體育部部長米羅斯瓦夫(Miroslaw Drzewiecki)接管足協的一切事務。此舉激怒了國際足聯和歐足聯——自從賽普·布拉特(Sepp Blatter)執掌國際足聯以來,這個全球最富有影響力的體育組織長期保持著獨立的行政管轄權,足協行政官員可由各國政府推薦,但最終的決定權則牢牢掌握在國際足聯的手中。歐足聯當即對波蘭政府發出警告,如果該國堅持任命體育部來管理足協,則將被取消2012年歐錦賽的主辦資格。

在波蘭足協的權力爭奪尚未緩和之際,另一個主辦方烏克蘭也遇到了麻煩。根據路透社的報道,2008年底,烏克蘭基輔的奧林匹克球場的改造工作因資金短缺,宣告中止。該球場是烏克蘭申辦歐錦賽方案中的一個重要比賽場館。烏克蘭的窘迫情況引起了歐足聯的關注,後者先後3次派駐觀察員前往基輔調查,考核其主辦資格。更為有趣的是,在波蘭與烏克蘭雙雙陷入麻煩之際,蘇格蘭忽然對申辦歐錦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向歐足聯主動請纓——一旦波蘭與烏克蘭出現任何問題,蘇格蘭願意承辦2012年歐錦賽。

關鍵時刻,甚至連普拉蒂尼本人都曾準備撤銷波蘭與烏克蘭的主辦資格。2010年5月,法國人在接受德國《踢球者》雜誌的專訪時透露:“如果波蘭和烏克蘭無法在最後的期限內解決問題,2012年歐錦賽將會迎來新的主辦國。”好在2011年初一切峰回路轉,波蘭政府接受了歐足聯的建議,延遲調查足協腐敗案,並取消了體育部接管足協的計劃。烏克蘭的球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大量中國背景的企業進駐基輔等城市,歐錦賽的工程項目最終得到了歐足聯觀察員的認可。

不過就當普拉蒂尼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麻煩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