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他徘徊在生死邊緣

股金風暴的背後

一個港姐的情感陰謀

“糊塗縣長”的糊塗人生

小城大玩家

他徘徊在生死邊緣

崔潔2000年11月23日上午9時,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中國工商銀行南京市分行高新開發區支行行長眭振南經濟犯罪依法作出宣判。

眭振南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今天

此時,站在被告席上的眭振南臉上全無了血色,他屏神吸氣傾聽著,生怕漏聽了什麼,哪怕是一個字。

“被告人眭振南犯貪汙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被告人眭振南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沒收財產人民幣3萬元;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財產人民幣13萬元。”

死緩,對於其他人來說,也許是走進了無盡的深淵,但對於眭振南來說,卻是盼望已久的結局。聽到這兩個字眼後,他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他深知自己罪孽的深重。貪汙355萬元,受賄62.1萬元人民幣、3萬元港幣,他知道,光從數字上分析,他可以死幾次。

他曾有過輝煌的過去

眭振南,1952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他的童年是辛酸而又幸福的,他10歲那年父親就病故了,是目不識丁的母親帶著他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妹妹相依為命。是黨和政府給了這個家庭以無盡的關懷,他們的生活來源基本上靠政府救濟,從小學到中學,眭振南的學費全由政府負擔。他懂得生活的不易,他更懂得將來應該做些什麼,1968年初中畢業的他,年底就應征入伍,兩年的部隊生活,給了他多方麵的鍛煉,1971年,他複員來到南京市人民銀行,在以後的工作中,他腳踏實地,勤勤懇懇,進步很快。1993年10月,他被任命為工商銀行南京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副行長、行長,在他的帶領下,高新支行從開始的13人,存款隻有869萬元的狀況,發展到1997年的42人,存貸款餘額分別為7.2億元和3.8億元的規模。應該說,眭振南在其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成績也得到了上級部門和同事們的肯定。

為一己私利他不惜以身試法也許是小時候窮的緣故,眭振南深知金錢的重要。以前他沒錢,現在仍然沒有錢,終於有一天,他發現權可以變成錢的秘密。

1994年11月至12月,眭振南在向某證券公司融資過程中,先後二次截留該公司付給高新支行的利息款人民幣75萬元。

1995年4月,眭在向山東某銀行融資過程中,截留該行付給高新支行的利息款人民幣70萬。

貪心是滿足不了的。1996年4月,眭振南在向南京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貸款過程中,截留該公司付給高新支行的利息款人民幣200萬元。

就在眭振南利用融資、貸款過程瘋狂斂財的同時,他又伸出了另一隻手。

1993年,由於國家金融體製改革,收縮銀根,壓縮貸款規模,貸款成了某些企業的攻堅項目。這對已經打開了貪欲之門的眭振南來說,無疑又是一次絕好的機會。

1995年眭為某大公司簽批了一筆大額貸款,眭認為這可是幫了對方的大忙了,對方要“表示表示”,那也就成了理所應當了。1997年初,當他從美國回國途經香港時,對方給他奉上3萬港幣時,他笑納了。他跟人說,他母親摔傷了,在這樣的暗示下,對方又送了1萬元。至1998年下半年,眭振南利用職務便利,共收受賄賂10多筆,款、物價值高達人民幣62.1萬元、港幣3萬元。

為小集體利益他不惜鋌而走險

高新開發區支行作為一個新建銀行,有很多業務需要去開拓,在平日的人情交往中,眭振南深深感到了經濟上的“緊張”。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眭振南找來了副手們。在他的授意下,一整套實施方案很快就定了下來。1994年9月底開始,他們采取和企業簽訂存款協議或開定期存單等方式,賬外吸收11家企業的存款達25035萬元,且不入該支行賬戶和科目,在賬外經營存貸業務。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裏,他們發放貸款24460萬元,獲得了可觀的效益。除了正常付息外,他們從中支出各項費用總額為1222萬元。1996年上半年,全國銀行開始清理拆借資金、賬外經營貸款,而此時他們“小金庫”的錢還剩不少,為了慰勞“一班人”,眭振南拿出50萬,自己則得了其中的10萬元。

1997年2月,上級部門在檢查中發現了高新支行賬外經營情況,即對其進行了清理,為此眭振南受到了行政撤職處分,被調離了高新支行。

就是這樣一個大貪汙犯,在他給組織寫的檢討書中寫道:我向組織承諾,我個人沒有貪汙、受賄的行為。

眭振南跟自己、跟組織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股金風暴的背後

——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原副主任薑建初受賄案查處紀實

古劍1999年9月16日,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可江蘇省宜興市丁山供銷社門前卻熱鬧非凡,出現了眾多股民擠兌股金現象,在短短4天內,共兌付現金達2500萬元,隨後,此現象很快波及全宜興市,於是,宜興市供銷係統迅速刮起一股擠兌風,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宜興市供銷社,在幾天時間內擠兌股金上億元,由於供銷係統準備不足,加上資金短時間內難以到位,因而剩下的9億多元已無力支付,消息傳出後,數萬名股民聚集在宜興市最繁華地帶人民路,交通嚴重受阻,憤怒的群眾情緒失控,掀翻了前來維持秩序的6輛警車,場麵顯得十分混亂。直到17日晚,宜興市政府的兌付方案出台後,混亂局麵才趨於平穩。這就是宜興市家喻戶曉的特大股金風暴。也正由於這場股金風暴,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使宜興市供銷係統的腐敗問題得到嚴肅查處。一年來,宜興市供銷係統先後有47名黨員被“兩規”談話,26名黨員幹部被立案查處,15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隨後,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薑建初(副廳級)受賄問題也漸漸地浮出了水麵。

薑建初係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原副主任,有群眾舉報他在擔任宜興市副市長、宜興市供銷總社主任、江蘇省供銷總社副主任等職務期間,收受他人巨額賄賂。省檢察院明確此案由鼓樓區檢察院主辦。查辦副廳級以上幹部貪汙受賄案,是鼓樓區檢察院史上的第一例。為此,檢察長王源源明確要求,一定要將此案辦成鐵案,不能有絲毫差錯。於是,一場特殊的戰鬥打響了。

2000年4月12日,最先派出的偵查小組悄悄地來到了宜興市,此行的目的,是找向薑建初行賄的證人,開展秘密的外圍調查。然而,調查工作並不順利,由於薑建初平時善於籠絡人心,在股金風暴後,薑建初與行賄人早已訂好了攻守同盟。偵查人員知難而上,幾下宜興,找到了相關的證人,偵查工作有了眉目。據查:1996年至1999年,薑建初利用職務之便,收受錢財共計折合人民幣14萬元。可是,偵查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宜興股金風暴之後,薑建初光是退贓就不止14萬元,專案組決定對薑建初在采取拘留強製措施的同時,對他的家進行一次徹底的搜查。

身陷囹圄的薑建初此時悔之已晚

4月25日,專案組按計劃直撲薑建初的家,晚上12時,偵查人員敲響了薑建初老家的門。薑建初夫妻果然都在,但他們以“睡下了”為由遲遲不肯開門。最後,偵查人員隻好亮出了真正的身份,薑的老婆歐美琴這才慢吞吞地開了門,對檢察官的到來,薑建初並沒有感到意外,隻是覺得這一切來得太快了,他眼神裏充滿了恐懼,看來,對於被抓他早已有了思想準備。

再說,搜查小組在薑建初的家裏正進行著緊張的搜查。從薑的家中,搜出了堆積如山的高檔煙酒,成箱的羊絨衫、名牌服裝,卻沒有發現現金和存折,在搜查過程中,薑的老婆從保險櫃裏拿出了為老母親治病用的8000元現金。麵對這樣的結果,搜查小組又火速返回到南京對薑建初在南京的家和辦公室進行了突擊搜查,薑建初的家真叫人開了眼界,許多家具都是進口的,連抽水馬桶都是電腦控製的。廚房裏還配有電視機,可謂應有盡有。可是,堂堂一個廳級幹部,家中竟然沒有一點存款,很顯然不符合邏輯,看來,現金、存折事先早已被轉移走了。

當薑建初夫妻分別被帶至南京時,已經是淩晨3點半鍾了,隨後,專案組立即宣布立案。

薑建初,46歲,中等個,白淨的麵孔,端正的五官,一雙大大的眼睛透出一股書卷氣。從眾星拱月似的人上人到淪為今天的階下囚,巨大的反差讓他難以適應,他不停地絞動著雙手,始終低垂著眼簾,對審訊人員提出的問題,他總要經過一番思索之後再回答,一副處變不驚的樣子。不用說,這是一場比智慧、比意誌的較量了。

接下來的兩天審訊毫無進展,薑建初不但不配合,就連退款的情況都避而不談,或者一股腦兒將所有問題全推在老婆歐美琴的身上。而歐美琴也同樣拒不交代,當偵查人員向歐美琴出示從銀行查到的退款存單以及相關的證據後,歐這才意識到這14萬元的情節已成了不辯的事實,迫不得已作了交代。但是,隻要涉及能否定罪的情節,歐美琴竭力為薑建初辯解,死咬住所有錢都是經她的手,薑一概不知道,把所有的責任全包攬在自己的身上。幾番較量,兩人均守口如瓶。離刑拘的期限隻有一天的時間了,承辦此案的同誌感到壓力重重。對此,專案組決定:從歐美琴身上打開突破口。

當天下午,審訊歐美琴的偵查人員發現,歐美琴無意中流露出這樣一個念頭,認為自己僅是一名工人,法律製裁不了她。看來,要想歐美琴開口,必須要徹底打消她的這些念頭,於是,偵查人員告訴歐美琴:你明知道薑建初為別人幫忙、謀利而經手收下錢物,你的所作所為完全可能構成受賄罪的共犯。隻有如實交代問題,才能得到從寬處理。幾句話,猶如一記重錘擊碎了歐美琴的幻想,經過再三權衡,她吞吞吐吐地將14萬元的事實交代了一遍。

由於歐美琴的口供突破,隨著一番政策攻心,薑建初終於鬆口了。據他本人交代,自己在成都、昆明等地出差,收受過丁某、張某等人送的3萬元賄賂等事實,同時交代了收錢是在宜興股金風暴之前,而退錢是在股金風暴之後。至此,薑建初受賄14萬元犯罪事實已基本查清。4月30日,薑建初夫妻二人被拘留,薑建初被關押進看守所。

從薑建初家搜出的存單、貴重物品

看守所裏的薑建初對提審他的偵查人員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句問話都要琢磨半天,他總想從中猜測出偵查人員到底掌握了多少證據,力度怎麼樣?多年的官場經驗告訴他,輕信別人就是不相信自己,絕對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他甚至在想,也許咬咬牙過去可能就沒事了,因而根本沒把專案組的小夥子們放在眼裏。

案件是否見底了?專案組的回答是否定的。薑建初分管下屬60多家單位,權力很大,每次過年過節向他進貢的禮物就不計其數。由此可以推斷,薑建初事先一定將財產轉移了。因此,專案組確定從薑的財產入手,將工作分為兩塊:一是查詢所有的銀行,摸清薑家的全部財產;二是加大訊問力度,通過審訊摸清薑建初的財產情況。

可是,兩天下來,不但沒有從銀行查到任何存款,而且在訊問薑的財產時,薑、歐很快地報出一、二、三來,並列支家庭收支平衡表給偵查人員看,兩人的口徑驚人地一致。很顯然,他們在被抓之前肯定作了精心的準備。於是,專案組幹脆把薑建初收禮的季節、行賄人的衣著、裝錢的包等情況逐一詢問清楚,狡猾的薑建初發覺這樣容易說漏嘴,便閉口不談,而歐美琴一下子亂了方寸。

歐美琴出生在一個勤勞本分的家庭,原本心地善良的她由於善於持家,孝順公婆,因而在當地老百姓的眼中是個賢妻良母。5月8日那天提審,歐美琴第一次戴上手銬時,她羞愧得哭了整整一下午。根據這一點,偵查人員改變訊問方式,不做筆錄,暫時避開案情,與她拉開了家常。當偵查人員談起她的家庭,談起她的兒子,特別是談到他們的犯罪會對子女造成的影響時,歐美琴緊繃著的心理防線開始鬆動了,她突然自責起來,都是錢害的,錢害苦了我們全家,害得我們失去了自由,我好悔啊!在偵查人員的規勸下,她交代了家中的存款在宜興股金風暴之後,已全部從銀行取消了戶頭,均改換成了外甥和姐夫的名字重新再存的。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在南京各大銀行查詢的同誌發現,薑建初在銀行的存款大大超出了他們幾年的收入範圍,比較明顯的是有一次薑建初在某工商銀行一次性提走74萬元,其目的不言而喻。當這份有力的證據放在薑建初麵前時,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5月14日,專案組對薑建初依法宣布了逮捕決定。

由於薑建初始終不肯開口,造成案件進展十分緩慢,於是,專案組將計就計,幹脆對薑建初來個冷處理,幾天下來,薑建初反倒不習慣了。很顯然,他已經完成了角色轉換,真正把自己當成了罪犯,麵對這種人格上的平等,反倒使他難以接受,當專案組再次提審他時,原本性格內向的他開始主動與專案組同誌搭話,他實在太想從偵查人員的口中套出點什麼,但他很快發現這一切是徒勞的。

薑建初看出自己已無退路,於是又交代了在南京市新街口鬧市區購買了南京商茂廣場一間商鋪,契約已轉移到歐美琴的姐姐手裏,得知這一情況後,偵查人員立即趕赴宜興。

偵查人員冒著傾盆大雨,在歐的老家宜興高塍,找到了歐美琴的父親。

歐美琴的父親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當他見到女兒的字條後,輕輕地歎了口氣,便領著專案組的同誌來到了自家的二樓,在堆放雜物的黑屋子裏,摸索出一個黑色的包,拿到亮處打開來一看,裏麵裝著三張收據,共計84萬元。接著,偵查人員再下宜興,又在歐的姐姐家中,找到一個黑色的包,裏麵裝滿了各種名牌手表、金手鏈等物。專案組趁熱打鐵,打消了歐美琴的顧慮,歐美琴又交代,有一筆款項存在大連市開發區農業銀行裏的保險箱裏,存款是以她兒子和親戚的名義存的,開箱手續在她兒子手裏。

偵查人員來到了大連,一下飛機便直接來到了薑建初兒子的單位,很快找到了薑的兒子,當他們向他說明來意之後,他同意交出開箱手續。偵查人員帶著手續來到農業銀行,打開了薑建初的保險箱,箱子裏裝著人民幣20萬元、美元10萬元及令人眼花繚亂的金器。

6月16日,看守所組織看電視,歐美琴在電視中看到尉健行同誌要求領導幹部要帶頭廉潔自律,管好自己身邊的配偶子女的講話,內心波動很大,想起曾深愛過的丈夫,愛恨交織,這一夜她幾乎沒有合眼,第二天偵查人員從她抖動的眉毛發現,她的內心矛盾重重,於是,因勢利導,與她共同分析當前的形勢,講清相關的法律、政策,在偵查人員的勸說下,她終於放下了包袱,一口氣供出了收受宜興市紅塔建築公司部門經理周某等近二十人的錢物,涉案70多筆,金額100多萬元,同時,還交代了與王某、張某等人在私下裏搞串供的情節。交代完後,歐美琴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她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金錢換不來親情和自由。並主動給薑建初寫了勸說信,要薑建初認清形勢,盡快談清自己的問題。

從大連、宜興兩地共計扣押了200多萬元的錢、物,但是單憑這一點是不夠的,必須找到行賄人,拿下行賄人的證詞及一些相關的書證材料。專案組針對薑、歐的交代,進行了梳理,選擇了幾位重點人開展了外圍調查。恰在此時,宜興方向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偵查人員將一直逃跑在深圳的宜興市創格有限公司老板吳某抓獲歸案,由於吳極不配合,態度十分惡劣,經請示省檢察院後,專案組果斷地以行賄罪將吳某刑拘,身陷牢房的吳隻得交代了為了個人利益先後向薑建初行賄33萬元的全部事實。同時,專案組還找到了正在常州服刑的原宜興市供銷生產資料公司經理毛某,他是因去年股金風暴鋃鐺入獄的,毛也供述了向薑建初行賄的全過程。至此,薑建初的廬山真麵目逐漸暴露出來。

薑建初,出生在宜興市一個貧苦農民的家裏,父母親為了拉扯他們兄妹五個吃盡了苦頭。他聰明乖巧,在兄弟姐妹中最有主見,因而深得父母親的喜愛。他從小發過誓:長大後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他高中畢業後在家鄉務農,21歲參加工作並入黨,順利地跳出了農門。26歲就擔任了宜興市高塍鎮黨委書記,隨後就顯示出較強的組織領導才能,在他工作期間,高塍鎮一躍成為全國的環保先進鎮。他36歲擔任宜興市供銷合作社主任,由於他大膽創新,勇於探索,在他的領導下,宜興市供銷合作社也一躍成為全國的先進合作社。為此,他先後受到過省以及中央的表彰,他42歲擔任宜興市副市長,45歲便走上了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的職位(副廳級)。他的人生經曆,可以用八個字來代替:少年得誌,官運亨通。

應該說,早年的薑建初是個極其上進的人。從他整箱的榮譽證書就可以看出,為了今天的輝煌,他的確付出過巨大的努力。

可是,薑建初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還是讓我們把目光移向薑建初最初發跡的地方——宜興供銷合作總社。

宜興市供銷社成立於1950年,是由農民和其他勞動者自願入股組成的集體所有製合作經濟組織。經過40年的發展,到了1990年已有資產6000萬元,職工近萬人,年銷售額9億元,年創利1600萬元。1992年,銷售收入和經濟效益躍居全省首位,此後7年保持全省第一,年年被評為全國、全省的先進紅旗單位。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紅旗單位,其實從1996年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經1999年宜興市審計局發現,截至1999年9月,全係統資產總額15.2億元,負債總額23.21億元,淨資產虧損高達9億元,而同期尚未兌付的社員股金也是9億元。當時,66個被審計單位,57家虧損,虧損麵達86%,虧損最多的一家超過1億元,審計結果令人感到震驚。

原來宜興市供銷社銷售額與經濟效益居全省第一後,為了保住這麵紅旗永遠不倒,市供銷總社訂出“城內建商場,城郊建市場,鄉鎮建中心,開發區辦工廠”的發展規劃,於是,全係統興起了一股建商場造酒店的熱潮。其中,有幾家商場取得了成功,但由於總社領導盲目決策,商場的建設大大超過了宜興市人口的消費需求和購買能力,於是,這些靠吸收股金建設的商場、酒店,開業之日便是虧損之時,很快陷入了困境,因而導致股金風暴的爆發。

偵查人員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發現,所有證人的交代材料中,名字出現最多的是一個叫沈建榮的人。那麼,沈建榮是何許人也,他在其中扮演的是個什麼角色呢?

提起沈建榮,在宜興市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沈建榮29歲,1988年從宜興芳橋中學財會專業職高班畢業後,先回家務農。1992年10月他承包了楝樹供銷社下屬的銀河物資公司。頭腦靈活的他開始涉足期貨交易,沒想到還真讓他狠賺了幾筆。這事情很快傳到了薑建初的耳朵裏,立即引起了薑的注意。於是,薑建初找了一個機會去了趟楝樹供銷社,專門造訪了這位宜興市家喻戶曉的“期貨天才”。從此,沈建榮命運為之改變了。

1995年11月,宜興市供銷社為了搞創收,專門成立了期貨業務部,26歲的沈建榮搖身一變,坐上了期貨業務部的副經理,具體負責期貨經營業務,市供銷社和幾家基層供銷社不顧風險,將巨額股金投入期貨市場,交與沈建榮一個人操作,沈過足了大款癮,他的一個指令就可以調動幾千萬元的資金。最初,幾家單位都嚐到了甜頭,在很短時間內均獲得了高額返利,沈建榮立即身價大漲成了“期貨明星”,但是,貪婪的他胃口更大了,用他的話說:錢、權一個都不能少。他要官更是不擇手段。他先後幾次找到市領導,赤裸裸地提出要在政界混混,一開始,根據他的成績,給了他一個市供銷社副主任助理,他暴跳如雷,大吵大鬧。最後,有人在背後發了話,沈建榮果然如願以償,當上了宜興市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的寶座,這個背後操縱的黑手就是薑建初。

於是,當薑建初要到南京走馬上任時,聰明的沈建榮認為,薑在宜興的勢力並不會走,隻要牢牢抓住薑,什麼事都好辦,於是,他專程來了一趟南京,從金陵購物中心花了11600元購買了一對浪琴表送給薑建初,薑半推半就地收下了。之後,他陸續送給薑建初玉溪牌香煙三箱,現金10000元,美元3000元,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難怪他要當官,薑建初會在背後替他講話。

要說薑建初努力拉住沈建榮,其中的原由也是與期貨有關。中央有規定,領導幹部不準炒期貨。但他發現炒期貨錢來得快,這樣的發財機會薑建初豈能放過?他與鐵哥們宜興市供銷社副主任曹曉虎商量好,決定以宜興市第二物資供銷公司副主任張某的名義去炒,這樣拿錢神不知鬼不覺。於是,他從家中拿出20萬元,再從下屬單位裏借了20萬元交給張某,為了多撈錢,說張某是自己的小兄弟,請沈建榮多關照雲雲。這話中之話,精明的沈建榮自然心領神會。三個月後,沈一次性返還給薑建初33萬元的純利。而張某也因這次炒期貨從一個小小的辦事員,一下子成了薑建初的鐵杆兄弟。

1994年,薑建初在宜興市政府競爭副市長一職落選,因而心情悶悶不樂地在家躺了三天。曹曉虎得知老上級的情況之後,唯恐失去了靠山而心急如焚,整天圍著薑建初問寒問暖,並立即安排張某陪薑建初外出散散心,張某聞言大喜過望,靠上薑建初這座大山正是張某求之不得的事。他立即陪薑建初飛到了成都,一路上,張某盡其所能鞍前馬後地侍候,不但幾萬元的費用全都在公司裏報銷,中途還為薑建初購買了一件皮衣。如此“侍候”豈能不被重用的?

要說薑建初能量大,大到什麼程度,恐怕隻有圈子裏的人知道。原宜興市土產雜品公司書記都某,為了保住自己這個“厚實”的位子,從1993年起,每年春節,都要到薑建初家中拜年。這拜年名堂可就大了,宜興人大方,每次最低3000元,最高是10000元,每次薑建初都照章收下。而到了1997年,都某卻與往常不同了,他在大訴其住宅緊張的同時,向薑建初遞上600美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招果然有效,在薑建初的關照下,他不但保住長達七年之久的書記寶座,薑副市長的一句話,還為他解決了一套90餘平方米的住宅,據說這還是宜興市供銷係統的頭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