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雖然帶著責備,但是聽到席琭兒耳裏卻是帶著濃濃的暖意。
“奴婢遭人綁架,綁匪就是那個算命先生。原來他是杞王爺身邊的謀士張先生所扮。”
“他居然敢綁架你?沒受傷吧?”一聽這話,沈承策忽然變得緊張起來,眼睛上下打量著,確定席琭兒完好無損才放下心。隻是又有些疑惑“他綁架你做什麼,還有你不會武功又是如何逃脫的?”
席琭兒不緊不慢解釋道“他們想讓我做內應,不過我不答應,他們想殺我滅口。我趁其不備跳窗而逃。不過奴婢也有一事不明,如果杞王爺真的隻有張先生一位謀士的話怎麼會如此輕而易舉的逃脫皇上派的十位高手的追殺?”
“你是說他背後還有不少人在幫助?”
“這隻是奴婢個人的猜測罷了,皇上可以暗中追查此事。”
“朕知道了,此事以後再說,眼下快些回宮吧。母後已經來信叫我們快些回去。”其實沈承策何嚐不在猜測沈承谘背後的勢力,可惜每次都是查無線索。這個沈承谘狡猾的就像一條泥鰍無孔不入根本不好抓,而且皇宮內母親又對自己的政策多加幹擾,若是出宮專心專意對付沈承谘,那麼皇宮內朝堂上又可能出現混亂。
經過深思熟慮,沈承策才一直沒有動手,他在等待時機,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再把一切阻礙清除。
終於到了皇宮,率先出來迎接的便是林公公。
“奴才恭迎聖駕。”
“林公公快請起吧。怎麼樣,朕殺了熊豹,母後有沒有說什麼,熊家有沒有鬧事?”
林公公緊隨其後,貼著沈承策小聲回話“皇上殺了熊豹之後,熊王爺和王妃第二天就披麻戴孝的來宮裏訴苦,淚眼汪汪的。他們不敢說皇上的不是,就把矛頭指向縣令陳火,說他不分尊卑辦案無能冤枉好人。說了一些之後叫太後給打發走了。太後送了些金銀珠寶又說了些安慰詞之後叫人送走了。”
沈承策聽得好奇,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轉過頭看向林公公“聽你的意思,太後似乎無心偏袒熊家,反倒是對陳火很在心。你說這是為什麼?”
林公公聽著不敢多言,這種揣測人心的事情尤其是太後鳳心更是不可以亂說“許是覺著陳縣令為人正直所以不想流失人才吧。”
沈承策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也就不追問,繼續往前直到泰常宮給太後請安。
“兒臣參見母後,母後萬福。”
太後高坐上位,細抿香茶“皇兒請起吧。算算日子,皇上出宮也有些時候了,去時正值春節,來時已過元宵。你可是把母後這個當娘的給忘在腦後了吧。”語氣平淡不帶一絲怒意,倒是帶著一絲可愛之氣。用可愛一詞似乎有些輕率,可席琭兒實在找不到形容之詞。
在她看來這樣的母親才像平常人家的母親,偶爾跟兒子鬧鬧口角,有些滋味。平日裏高高在上的太後太波瀾不驚了,語出都是一股淡然之味仿佛都已經失去了凡人該有的情緒。直到這句話的出現還能看出她的凡性。
沈承策聽到母親此話,以為是自己多日不來請安惹母親生氣了。
“對不起母後,是兒臣沒顧及到您的感受,讓您生氣了。”
太後隻是隨便一說,也不過是俏皮話罷了,沒想到沈承策當真了,這讓她有些掃興。“哀家隻是跟你開個玩笑罷了。皇兒不必認真。這次熊豹之事,哀家聽說了。可真是難為皇兒了,你姨娘那邊由哀家處理,可別因為他們束縛了皇上治理江山的手腳。”
不提還好,一提就將沈承策心中的疑慮給勾出來了。沈承策疑惑了好久,這次回了宮正好可以問問母親了“母後,兒臣不明白處死的可是您親姐姐的兒子,為何您沒有半句怨言反而替兒臣阻擋各種幹擾。難道您就不恨兒子此番不顧親情的行為嗎?”
太後慷慨一笑,笑容依舊保持著慣有的威儀姿態“親情固然重要,可禮法也是王道。哀家是太後,更應該做表率。如果連太後都罔顧法紀又怎麼讓底下的百姓官員守法?你是皇帝,肩上的擔子沉重,一言一行都受到關注。若是再在此次事件上搖擺不定不做出正確處置定當授人以柄留下罵名。哀家為皇上考慮才沒有出麵,讓你可以安心公正處理此案。皇上可明白哀家的苦心?”
沈承策行禮感謝“兒臣謝母後的深明大義。”
太後擺手“得了,這種拍馬屁的話哀家已經聽過不少。你若是真的要感謝哀家就考慮考慮你的親事,選一個哀家看得上的皇後,也好在皇上不在的時候有個說話的人。”說到此處,太後故意屏退左右,然後在圍圍的攙扶下走下去跟沈承策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