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探討(1 / 3)

《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探討

教學園地

作者:沈曙光

【摘要】在職業技術教育中,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專業教師麵臨的重要課題。教學實踐表明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一體化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電視機原理與維修》教學實踐,探索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電視機原理與維修;一體化;教學模式

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應用電子專業的一門主幹專業課,它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家電市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產品新工藝的不斷更新,家電維修行業對維修工人的要求不斷提高,需要的是更多既懂理論而實際操作也過硬的專業技術工人。也就是說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理論與實踐並重,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技術工人。傳統的教學方法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而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培養途徑。依據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嚐試及探索,談談對一體化教學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

傳統教學方法是先進行理論教學,然後進行實習教學,由於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相隔一定時間,再加上課程進度有時不統一,因此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理論學習比較抽象,不利於與實踐相結合。如在學習“彩色電視機基本構成”一節時,教師在講台費盡心血向學生講述,學生往往卻聽得一塌糊塗,如果對照電路板進行講解就會一目了然,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習內容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電視機原理等理論知識隻是采用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很難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學生做理論作業不能達到提高技能的目的。學生做作業沒有實踐操作的機會,缺乏感性認識,很難提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4.理論學習具有盲目性,缺乏針對性。學生在學理論課時,不知道重點與非重點,隻是盲目進行接收,所學內容和目的不夠清楚。

5.實習教學滯後,加重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傳統教學方法是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階段進行的,理論學習不紮實,到實習時把前期所學理論知識遺忘等原因。都會造成不能很好利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習訓練。

針對上述原因,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充分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方法,以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二、一體化教學模式介紹

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理論和實踐教學實現一體化,打破傳統的課程體係,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根據培養目標的職業標準要求,以技能訓練為核心,確定該項技能所需要的知識內容(包括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工藝知識),按照技能的特點和分類,將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點表現在以下方麵:

1.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2.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了操作訓練,又使學生學到了紮實的理論知識。

3.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4.轉變了傳統的即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三、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實施的要素

1.抓好基礎知識的傳授是整個教學的基礎

掌握好電子元器件的選用、識別和檢測、調試是搞好彩色電視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前提,掌握基本線路的原理是搞好一體化教學的關鍵。這些知識對彩色電視機的故障檢修不可或缺。通過單元電路測試、拆裝、維修、調試的方法理實教學,使學生獲得整機維修的能力。通過獨立考核的方式督促學生加強練習,要求學生人人過關。為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彩電基本單元電路的原理,可利用故障機通電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現象,親自動手排除各個單元電路典型的故障,再對結果進行總結分析,這樣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各個單元電路的原理和維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