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德國見聞錄(1 / 2)

我們從楓丹白露回到巴黎市中,在一家中餐館“天一角“吃了晚餐,這邊溫州人開的飯店有不少,巴黎有唐人街,大部分是廣東人開的飯店,巴黎的中餐館非常多,很多巴黎人喜歡中餐。在巴黎中餐館早餐有油條,豆漿,竹筍涼菜,煎餃,總之品種很多。到了晚餐是正宗的中國炒菜跟炒飯,宮保雞丁,魚香茄子,土豆絲,三鮮蝦仁水餃,魚丸湯,蝦仁炒麵。在巴黎也有中餐已經西化,就是說做的比較像是西餐了,比如炒麵就跟意大利麵比較像,其實意大利麵這種東西很早就是一種中西合璧的美食,因為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元朝到過中國,他跟著叔叔跟父親沿著絲綢之路向中國方向東行,到了中國,在中國住了許多年,而且還被封官,後來他離開了中國回到意大利,把中國的麵條跟瓷器第一次介紹給意大利人。所以意大利麵有東方的“血緣“。

“《馬可·波羅遊記》,又譯《馬哥·孛羅遊記》或《馬可·孛羅遊記》,是著名的遊記,記載了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曆、以及記述途中亞洲及非洲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遊記是印刷術時代興起以前少見的流行之作,成書後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及探索。在馬可波羅的有生之年,該書被翻譯為很多歐洲語言,但原始抄本已經遺失。“(引號內文字見於bing 搜索。)

根據曆史記載,馬可波羅回到意大利,參加過一次戰爭,在戰爭中被俘虜,他在監獄裏口述了在中國的經曆,被人記錄撰寫成書。但是這書在學術界有爭議,因為有的情節跟曆史有所差別。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西餐是絲綢之路帶來的飲食文化的交融,像麵條餅之類的東西是具有東方色彩的。在巴黎中餐是非常受巴黎人喜歡的,而且在巴黎的超市裏買的菜與麵食是巴黎受到食品合格檢測的東西,吃起來比在國內更安全。那些醬鴨之類一片(也就是半隻),能賣出18歐元的價格,那些扒雞也能賣15歐元一隻。這還是普通的中餐館,在比較大的中餐館就更能賣出好價了,在巴黎吃飯不必看門麵,一些古老的老店門麵都不是很大,保存著古風。但是食品是比較能經得住檢測的。

我們在天一角吃過晚餐,回到hotel休息了一會兒,接著就乘坐地鐵去了巴黎的最有名氣的商業街香榭麗舍大街,這裏雲集了lv等世界一流的品牌,看著燈光輝煌的lv商店,我真的想進去看看,但是商店已經下班了,在德國跟法國商店下班後裏邊的燈光全都開著,大概是便於監控。

說實在的我沒有多少錢,身上就帶著20歐元,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我看世界最漂亮商業街的性質,雖然我沒有想買一隻lv包,但是我知道這包的品質一流,是一種做工跟原料都極其考究的世界名包,而且我在汽車上看見一個非洲裔法國人就背著一隻lv,我一樣欣賞人家的高雅。我的包隻有人民幣50元,一點不影響我向人們推薦世界奢侈品牌的情緒,因為這些東西是價值值得的,就是說假如你又1000歐元你買三個價值三百多元的包,你還不如買一隻路易威登,論價值來說這三個也比不上一個的價值,當然你不喜歡包是另外一個概念。我不是在這裏推銷lv,我是在說商品的價值。跟中國官窯的瓷器一樣是非常珍貴的東西,而且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