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仙府,自成世界,在這裏永遠都是處在最明媚的春光照射下,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把人叫醒的美好畫麵。
但是修行者的時間觀要遠遠強於普通人,梁秋很準時的在辰時起床,經過一晚上的睡眠,梁秋終於是擺脫了豬頭臉的困擾,梁秋的臉上掛起一次笑意,一個令人愉快的早晨,總是能令人馬上的神清氣爽起來。
修行者,到底還是人不是神,是人便是要睡覺,冥想作為修行的必要手段,可並不是休息,冥想時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別說休息了,反倒是更耗精神。
對修行的研究,一向是修行者的頭等大事,千年來,對於修行,終於是從茫懂,隻知道憑感覺去修行,變成了現在這樣有了一條大致道路,可以省去不少功夫的完善狀態。
修行之道,初識,內煉,百步,天人,一步一腳印,從來沒有投機取巧之說,所謂修行者常有,大修行者不常有。修行之路雖然並不是完全靠年歲來決定,但是畢竟聞道有先後,真正的大修年齡從來就不會小。
梁秋今年才十七歲,自然不可能有什麼太高的修為,依然還在初識境之中,在參加下天祭所有人之中,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修為。
初識作為修行第一境,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說的,隻要不斷冥想,再加上打熬筋骨就行了,千年來,修行之法早已是傳遍了天下,隨便拉個人,都可能是修行者,都有著初識境三四階的實力,所以,初識境又有凡境的說法。
初識有四階,也是唯一一個有小境的境界。冥想可以恢複自身元氣,通過不斷的消耗元氣和恢複來提高修為。
關於冥想和元氣之間的關係,也有不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目前來說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是以神山為主的天地說,修行所得元氣便是來自於天地之間,冥想時注意力高度集中,身體便是處在最為放鬆的狀態,毫無防禦可言,直接與天地相通,一絲一縷的元氣邊順著毛孔蔓延進身體呢,在這個過程中,元氣會因為每個人身體的不同,而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世間沒有同樣的兩片樹葉,自然也就沒有同樣的兩個人,也就沒有同樣的兩種元氣。
第二中說法來自劍宗四百年前一位極富盛名的老前輩——一劍屠天蘇太涼。這個名號可是大有來頭的,在蘇太涼時代,劍宗可以說是達到了曆史的巔峰,甚至是有幾分力壓天下的意思。
這位牛逼哄哄的老前輩在年輕時修的是劍宗最為麻煩的萬千劍道,說白了就是修無數把劍,修無數條劍道,走這一條路的時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數人能走到內煉境便可以稱的上是天才了。
但這強者自然是有著強者的不同,牛逼哄哄的老前輩硬是在修行六十年後將此道直接上推到了天人,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但這可並沒有結束,修萬千劍道的,身後通常會背個特大號的箱子,裏麵裝的就是他們所練之劍,所以,這箱子又得了一個雅名——劍匣。